第二章:初窥门径
我望着苏琴,欲开口,又不知从何说起。苏琴轻咬朱唇,眼神复杂难辨,似有千言万语堵在喉头。这时,屋外传来清脆鸟鸣,奶娘提着竹篮推门而入,竹篮里码着几件新制的杏色衣裳,布料在晨光中泛着柔和光泽。
“少爷,瞧瞧这几件合不合心意。” 奶娘边说边展开一件衣裳,如蝶翼般轻盈展开,针脚细密匀称。我漫不经心地扫过衣裳,苏琴却微微倾身,纤指轻抚过衣料,浅笑道:“这衣裳针脚真细,定是奶娘亲手裁剪的。”
我这才注意到苏琴指腹泛着淡淡的胭脂香,眼神灵动地扫过我,像是在评判衣裳,又像是在打量我。我后背一僵,喉结滚动,轻咳掩饰窘迫:“劳烦奶娘了,待会儿还得去见爷爷,这几日…… 头脑昏沉。”
奶娘轻叹一声,柔声应道:“我晓得,你自幼聪慧,怎会无端生病。” 她的话似有深意,我心中一颤,暗想:她是否察觉到我不对劲?苏琴轻抬下巴,双眸晶莹,声音清脆:“我先告退,稍后让账房先生送几本兵书来。爷爷说你这几日要温习。” 苏琴敛衽屈膝,行礼时金丝鬓发轻晃,我望着她娇小的背影,满心复杂。
待奶娘和苏琴都离开,我瘫坐榻上,望着天花板,脑海中一片混乱。忽然,我瞥见屏风上挂着的佩剑,剑身寒芒闪烁,透着股杀伐之气。我猛地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屏风前,指尖触到冰凉剑身,刹那间,往昔在现代靶场的训练画面如潮水般涌入脑海。
“少爷,您瞧这剑可合心意?” 门外传来质朴的嗓音,是秦府的管事老李。我回头,他手里托着把乌木剑鞘,缓步走进来,步履沉稳。我点头,嗓音低沉:“劳烦老李了。” 我握住剑柄,抽出剑身,一道寒光闪过。老李不疾不徐地说:“这剑是府库珍藏,当年您祖父在雁门关大胜敌军,凯旋时皇上亲赐的。”
老李话语中满是自豪,我攥紧剑柄,指节泛白,心中波澜壮阔。这把剑,承载着秦家荣耀与责任,我有预感,它将成为我在乱世的倚靠。我踱步到窗前,推开窗,和煦的风带着花香和青草味扑面而来,我轻抚剑身,望着远方黛色的远山,心中暗下决心。
午后,我行至书房,推开门,阳光瞬间倾洒而入,暖黄的光晕笼罩着满室书香。秦老爷子己候在那儿,身着玄色长衫,花白头发如银丝,却透着威严。他手握狼毫,正题字。我轻声唤道:“爷爷。” 他抬头,目光如炬,首首望进我心底。
“峰儿,这几日感觉如何?” 秦老爷子放下毛笔,声音沉稳有力。我正色道:“精神多了,谢谢爷爷关心。” 他微微颔首,示意我坐下。我挑了个靠近书架的位置,指尖轻触泛黄书脊,心中忐忑。
秦老爷子轻咳一声,清越的声响像是敲响的玉磬,我忙正襟危坐。他目光如炬,首首望进我眼底:“我观你这几日,似有些不同。” 我心中一紧,喉结上下滚动,手心沁出薄汗,攥紧衣角。他却微微一笑,眉眼舒展:“可我记得你,向来聪慧。” 心头巨石落地,我险些瘫软在椅子里。
他敛了笑意,眉眼沉肃:“如今边疆不稳,女真部落屡屡犯边,上个月科尔沁草原方向传来消息,他们新练了骑兵,马队来去如风, 我们边防军吃尽苦头。” 他话语沉稳,却字字如雷,震得我耳膜生疼。我望着他花白鬓角,沉声道:“爷爷,您放心,我定不负家族期望。”
秦老爷子微眯双眼,似是在打量我,半晌才轻叹一声:“罢了,你先回去歇着吧。” 我起身,恭敬行礼,退出书房。阳光倾洒在回廊上,我望着远处假山池沼,心中思绪纷杂。这大明王朝,内忧外患,我秦峰定要拼尽全力,守护这山河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