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大军在丹南之战中大获全胜的消息,像一阵旋风一样迅速席卷整个江东地区,这场胜利不仅让刘基的声望如日中天,更让江东人见识到了刘基的军事能力。
而糜竺的巨额资助更是给刘基的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笔资金不仅解决了刘基军队的物资短缺问题,还让他有能力进行更多的战略布局和发展计划。
秣陵州牧府门前,每天都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前来投效的人们络绎不绝,他们纷纷递上自己的名刺,希望能够得到刘基的赏识和任用。
在州牧府的议事堂内,更是人才济济,各路英雄豪杰齐聚一堂。他们有的是智谋之士,有的是勇猛战将,有的是精通内政的能臣。这些人各有所长,为刘基的事业出谋划策,共同谋划着未来的发展蓝图。
虞翻(仲翔): 会稽名士,性刚首,通经学、天文、占侯。此刻正与鲁肃辩论经义,言辞犀利。
顾雍(元叹): 吴郡顾氏子弟,师从蔡邕,沉稳大度,有宰相之才。安静地坐在下首,目光沉静地观察着堂上众人。
严畯(曼才): 彭城名士,以才学著称,擅文章。正与刘晔讨论屯田赋税细则。
董袭(元代): 余姚壮士,身长八尺,武力过人,听闻刘基威名特来相投。此刻正与陈武大眼瞪小眼,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贺齐(公苗): 会稽山阴人,熟知丹阳、会稽南部地理,精于治军。正指着地图向太史慈分析吴郡水道。
刘基高坐主位,看着堂下济济英才,胸中豪情万丈。鲁肃、刘晔更是喜形于色,人才,是争霸天下的根本!
“诸位大才,不弃基浅薄,远道来投,基不胜感激!”刘基起身,拱手为礼,“值此良辰,基亦有一喜事宣告!吾将与徐州糜氏嫡女糜贞,于下月十八,行大婚之礼!届时,请诸位同饮喜酒,共襄盛举!”
堂下顿时一片恭贺之声。大婚,意味着刘基势力正式稳固,根基己成!更意味着与富甲天下的糜氏彻底绑定!
刘基目光扫过众将:“然,欢庆之余,不可忘战!徐盛听令!” “末将在!”徐盛出列。 “命你总督丹阳北部诸军事,驻防湖熟、江乘!秣陵防务亦由你兼顾!纪灵虽退,北线不可松懈!给我把北大门守成铁桶!” “诺!末将必不负主公重托!”徐盛抱拳,声如洪钟。
“太史慈听令!” “末将在!” “命你总督丹阳南部诸军事,驻防芜湖、春谷!整训新军,抚慰山越(祖郎部己安置),震慑豫章孙权!南线安稳,方可图谋吴郡!” “末将遵命!”太史慈眼中战意升腾。
部署己定,秣陵上下,开始紧锣密鼓筹备大婚盛典。
柴桑,阴暗密室。一个形销骨立、面色蜡黄的身影在仅剩的心腹死士搀扶下,艰难地写下密信同时自语道"伯符,仲谋狠毒,成与不成,这是我最后一次助孙氏了",眼中燃烧着决绝的火苗:“…刘基…婚宴…严白虎…孙辅…机会…” 信鸽悄然飞出,消失在茫茫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