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外经爆笑详解版

经气本标篇(二)

加入书架
书名:
黄帝外经爆笑详解版
作者:
风云八百里
本章字数:
6308
更新时间:
2025-07-01

话说这天,雷公一脸好奇,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小问号,蹦蹦跳跳地跑到岐伯跟前。那模样,就像个发现了神秘宝藏,却不知道怎么打开的小孩。他扯着岐伯的衣角,迫不及待地问道:“岐伯大大,我最近苦读医书,脑袋里有个超级大疑问——这标本对应的地方,都能下针去刺吗?”

岐伯一听,立刻摆了摆手,神情严肃地说:“嘿呀,雷公,这气之标本对应的地方,可都不能随便乱刺哟!”

雷公一听,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成了“O”型,满脸的不可思议:“啊?为啥不能刺呀?这可把我搞糊涂啦!快给我讲讲呗,不然我晚上都睡不着觉咯!”

岐伯笑了笑,耐心解释道:“雷公啊,人体的气呢,各有自己的‘冲锋要道’,这些地方啊,就像军事要塞一样,可不能随便去扎针刺激,这就是为啥不能刺的原因啦。”

雷公挠挠头,一脸懵懂地问:“那啥是气冲呀?岐伯大大你快给我仔细说说,我都等不及要听啦!”

岐伯点点头,开始说道:“你听好啦,胃气有冲,腹气有冲,头气有冲,胫气也有冲,这些地方啊,统统都不能刺!”

雷公眨巴眨巴眼睛,接着问:“那头的气冲在啥地方呀?”

岐伯指了指脑袋,说道:“头之冲啊,就在脑这儿呢!你想想,脑可是人体的‘超级司令部’,掌管着我们的思维、感觉、运动啥的,要是在这儿随便下针,那不得把‘司令部’给搅乱咯,所以可不能刺!”

在现代中医里,虽然没有首接对应“脑”作为穴位的说法,但有很多和脑部功能相关的穴位。比如说百会穴,它在头部,前发际正中首上 5 寸。这百会穴就像是脑袋上的一个“能量汇聚点”,当你感觉头晕乎乎的,像喝多了酒一样,或者精神不振,老是打瞌睡的时候,刺激百会穴,就像给这个“能量汇聚点”充充电,能让你瞬间精神起来。还有神庭穴,在头部,前发际正中首上 0.5 寸,这个穴位能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就像给大脑装了个“聚焦器”,让你学习、工作的时候更专注。

雷公又好奇地问:“那胸之冲在啥地方呀?”

岐伯拍了拍胸脯,说:“胸之冲啊,在膺和背腧这儿。膺就是咱们胸部前面的位置,背腧呢,在后背对应脏腑的那些穴位。这两个地方啊,就像胸部的‘左右护法’,守护着心肺这些重要的脏腑,可不能随便乱刺哦,不然心肺功能都得受影响!”

膺部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叫膻中穴,就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 4 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膻中穴可是个“开心穴”,当你生闷气,感觉胸口堵得慌,像有块大石头压着的时候,按按膻中穴,就像给胸口开了个“通风口”,能让你心里的闷气一下子消散不少,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背腧穴有很多,像心俞穴在脊柱区,第 5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肺俞穴在脊柱区,第 3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心俞穴就像是心脏的“能量补给站”,当你心慌、心悸的时候,刺激心俞穴,能给心脏补充能量,让心脏恢复平静。肺俞穴则像是肺部的“保养站”,当你咳嗽、气喘的时候,刺激肺俞穴,能帮助肺部清理“垃圾”,让呼吸更顺畅。

雷公接着问:“那腹之冲又在啥地方呢?”

岐伯摸了摸肚子,说道:“腹之冲啊,在背腧、冲脉以及左右的动脉这儿。背腧就和前面说的一样,是后背对应脏腑的穴位。冲脉呢,就像人体的一条‘气血高速公路’,在腹部有很多分支。左右的动脉,就是腹部两边能摸到跳动的那些血管啦。这些地方要是随便刺,那肚子里的‘交通’可就乱套咯,所以不能刺!”

背腧穴在腹部相关的,像脾俞穴在脊柱区,第 11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胃俞穴在脊柱区,第 12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脾俞穴就像是脾脏的“大管家”,当你消化不良,吃点东西就肚子胀的时候,刺激脾俞穴,能让脾脏更好地工作,促进消化。胃俞穴则像是胃的“贴心小助手”,当你胃痛、胃胀的时候,刺激胃俞穴,能缓解胃部的不适。

冲脉在腹部有很多关联穴位,比如气海穴,在下腹部,脐中下 1.5 寸,前正中线上。气海穴就像是人体的“元气小仓库”,当你感觉身体没力气,软绵绵的,像个泄了气的皮球的时候,刺激气海穴,就像给这个“元气小仓库”打开门,释放点元气,让你重新充满活力。

雷公又问:“那胫之冲在啥地方呀?”

岐伯指了指小腿,说:“胫之冲啊,就在脐之气街以及承山、踝上以下这些地方。脐之气街在肚脐下面附近,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当伸首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踝上以下就是脚踝往上一点的区域啦。这些地方啊,就像小腿的‘能量通道’,要是随便刺,小腿的气血运行就会出问题,所以不能刺!”

承山穴可是个“小腿小救星”,当你爬山爬得小腿酸痛,或者长时间走路后小腿累得不行的时候,刺激承山穴,就像给小腿做了个“深度按摩”,能快速缓解小腿的疼痛和疲劳。

气街在肚脐下的部分,虽然没有具体现代单一穴位对应,但和关元穴比较接近,关元穴在下腹部,脐中下 3 寸,前正中线上。关元穴就像是人体的“生命之火”所在地,当你感觉身体虚寒,尤其是下半身冰凉的时候,刺激关元穴,能给身体补充阳气,让你暖和起来。

雷公眨眨眼睛,不依不饶地问:“不可刺的地方就只有这些啦?”

岐伯摇摇头,说:“可不是呢!还有啊,有一种大气,它聚集在胸中,藏在气海这个地方,然后从肺出来,沿着咽喉,随着呼吸进进出出。这个气海啊,就跟气街差不多重要,它和天地的规律相呼应,气的运行是出三入一,这些地方也都不能刺哦!”

这里说的气海,就是前面提到的下腹部的气海穴。它就像一个“能量枢纽”,掌管着人体的很多重要功能。而人体的呼吸之气,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从气海出发,通过肺和咽喉,进进出出,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活动。要是在这些地方随便下针,就像在“小蜜蜂”的必经之路上设置了障碍,那整个身体的“生态系统”都得乱套。

雷公听完,皱着眉头问道:“岐伯大大,那要是不小心在这些不能刺的地方扎针了,会有啥后果呀?”

岐伯一脸严肃地说:“雷公啊,这后果可严重啦!要是误刺了头之冲对应的脑相关区域,那可能会影响人的神志,轻的话可能会头晕、头痛,重的话甚至可能会昏迷不醒,就像电脑的主机突然死机了一样,整个人都不好使啦!

“要是误刺了胸之冲对应的膺和背腧,心肺功能就会受影响。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样,喘不上气;或者心慌、心悸,心脏跳得乱七八糟,感觉心脏都要从嗓子眼儿蹦出来了。

“误刺腹之冲对应的背腧、冲脉和左右动脉,那肚子里可就大乱套啦!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就像肚子里在翻江倒海,拉个不停;还可能会影响脏腑的功能,让脾胃、肝肾这些‘小伙伴’都没办法好好工作。

“误刺胫之冲对应的脐之气街、承山和踝上以下,小腿的气血运行就会被打乱。可能会出现小腿疼痛、麻木,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就像腿被施了魔法一样,不听使唤。

“要是误刺了气海这些和呼吸之气相关的地方,那呼吸功能就会受损。可能会呼吸急促、困难,甚至影响到生命活动,就像给生命的发动机踩了急刹车一样,危险得很!”

雷公紧张地问:“岐伯大大,那我们怎么才能避免在这些地方误刺呀?”

岐伯耐心地说:“雷公啊,要避免误刺,首先得对人体的经络穴位了如指掌。就像熟悉自己家的每个房间一样,清楚每个穴位的位置、作用和禁忌。

“在针刺之前,一定要仔细诊断,了解病人的病情、体质,判断哪些地方能刺,哪些地方不能刺。这就像打仗之前要侦查清楚敌人的情况一样,做到心中有数。

“而且,手法一定要精准、熟练。下针的时候要稳、准、轻,不能毛毛躁躁的。就像穿针引线一样,又快又准,不能乱扎一通。

“平时要多学习、多实践,积累经验。跟着有经验的师傅学习,看看他们是怎么操作的,遇到问题多请教。就像小徒弟跟着老师傅学手艺一样,慢慢就熟练啦。

“还有啊,要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掉以轻心。每一针都要认真对待,这可是关乎病人的生命健康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