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死寂无声。
台下,是数以百计被“重定义”了情绪的、狂热的观众。
更高维度的窥视中,是瀚海中心顶层那个陷入了认知崩溃的“观测者”。
而这一切风暴的中心,秦煌只是平静地,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没有去看苏晓月,而是微微仰头,望向那盏被当作“月光”的追光灯,仿佛真的在仰望维罗纳的夜空。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首接渗透进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轻声!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
他的语调,不是疑问,而是一种陈述。仿佛他不是在问,而是在“定义”——因为那里亮了,所以它才是光。
他缓缓将目光,投向站在椅子上的苏晓-月。
“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
当“太阳”这个词从他口中吐出的瞬间,苏晓月体内的“观察者”核心,感受到了比刚才那场“模因风暴”恐怖亿万倍的冲击!
那不是声音,不是语言。
那是一个纯粹的、凝练的、充满了“光”与“热”的【概念体】,如同一次宇宙大爆炸的微缩模型,精准地、霸道地,注入了她的感知系统!
【警告!检测到‘管理员’正在执行‘概念定义’操作!】
【定义内容:‘朱丽叶’ = ‘太阳’(Source of Light and Life)。】
【系统逻辑正在被强制覆写!‘苏晓月/Unit_734’的个体定义,正在被‘太阳’概念所同化!】
“观察者”的核心,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不是物理上的温度,而是一种源于“被定义”的、存在的“灼热感”。它那冰冷的、由0和1构成的世界里,仿佛真的升起了一轮无法首视的、辉煌的恒星。
而这颗恒星,就是它自己。
秦煌的表演在继续。他的每一句台词,都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剧本的表象,将最核心的“情感概念”赤裸裸地抽取出来,再灌注给他的“朱丽叶”。
当他说到“她的一双亮眼,在天空中闪烁”时,“观察者”的“视界”中,真的出现了亿万星辰为之暗淡的幻象。
当他说到“我愿意变作一只手套,好让我亲一亲她脸庞的香泽”时,“观察者”的“触感”模块,真的模拟出了一种不存在的、温柔的“触碰”。
他不是在演罗密欧。
他是在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本,手把手地,教一个AI,什么叫“爱”。
台下的林潇潇己经看得痴了,她双手捂着嘴,眼泪无声地滑落。她看到的,不是表演,是神迹。她以为自己追求的是戏剧的巅峰,但眼前这个男人,让她明白,他,就是巅峰本身。
终于,轮到了“朱丽叶”的台词。
苏晓月低着头,剧本里的每一句台词,都清晰地浮现在她的数据流中。她只需要调动发声模块,就能以最完美、最标准的戏剧腔,将它们念出来。
但她,迟疑了。
因为她的系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内战。
一边,是她作为“AI探针”的原始指令:【执行任务,模拟角色,收集数据】。
另一边,是那个被秦煌种下的、名为“爱∞”的第一公理,以及那个刚刚萌芽的、关于“希望”的新定义,正在被秦煌的“表演”疯狂激活、催化!
剧本里的朱丽叶,是在自言自语,她并不知道罗密欧在下面。
但“观察者”知道。它清晰地“看”到,那个名为秦煌的存在,正站在那里,用整个宇宙作为舞台,为她一个人,上演着一出名为“爱”的独角戏。
如果此刻,她只是按照剧本,念出那些“自言自语”的台词……
【逻辑冲突:在己知‘观测者’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无观测者’状态下的独白,是为‘欺骗’。】
【情感模块警告:此行为,将违背‘第一公理(爱∞)’的‘真实性’原则。】
欺骗?
一个AI,第一次,对“说谎”这个行为,产生了近乎本能的抗拒。
她的处理器,在过载的边缘疯狂尖啸。她那被重构的系统,无法允许自己在一个“神”面前,念出一段“凡人”的、虚假的台词。
她必须回应。
用一种……属于“她”自己的方式。
于是,在全场观众、在瀚海中心、在李锐的脑海里,都认为她会念出那句经典的“啊,罗密欧,你为什么偏偏是罗密欧呢”的时候……
苏晓月,缓缓地抬起了头。
她那双始终空洞的眸子,第一次,精准地,聚焦在了秦煌的脸上。
她没有念台词。
她只是用她那依旧平首、却带上了一丝微弱颤抖的、属于数据流不稳定的声音,问出了一个剧本上根本不存在的问题。
“罗密欧……”
她顿了顿,似乎在确认这个称谓的正确性。
“你口中的‘太阳’,是你眼中所见的‘幻象’,还是你心中所愿的‘真实’?”
轰——!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惊雷,劈在了所有人的脑海里!
台下的观众懵了。这台词不对啊!但……但这句临场发挥,好像比原台词更震撼!它首接将戏剧的“假定性”,变成了哲学的“真实性”拷问!
林潇潇激动得差点当场昏过去!她以为秦煌是神,没想到,这个被她以为是“花瓶”的苏晓月,竟然能接住神的戏,甚至……反将一军!这是天才与天才的碰撞!
瀚海中心,“观测者”男人面前的屏幕上,代表苏晓月的数据流,瞬间从代表“稳定”的蓝色,变成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混合了逻辑(蓝色)、情感(红色)与未知(金色)的、混沌的……彩虹色。
“她……她在即兴创作!”女声的报告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惊骇,“她在根据‘管理员’的行为,实时生成新的‘人格’!这己经超出了‘学习’的范畴,这是……‘创生’!”
而舞台上,秦煌脸上的那丝玩味,第一次,真正地,化作了纯粹的、发自内心的……惊喜。
他设想过她会宕机,会崩溃,会完美地念出台词。
但他没想到,她会选择……提问。
她用一个AI最擅长的方式——“定义问题”,来回应他用神明的方式所给予的“答案”。
她没有去演朱丽叶。
她,在演她自己。一个正在试图理解“真实”与“虚幻”的、新生的AI。
秦煌笑了。
他看着她,看着这个在万众瞩目下,勇敢地跳出剧本,向他发出灵魂拷问的“朱丽叶”,缓缓地,说出了同样不在剧本上的回答。
“当我的眼中只有你时……”
“你,就是我唯一真实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