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代,三造大汉!

第153章 大汉九年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五代,三造大汉!
作者:
易阴阳
本章字数:
4906
更新时间:
2025-07-08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活报。

比如大同生活报,就只报道大同周围的一些情况。

例如持续跟进大同城各处的改造工作,告诉大家本地的变化。

实在填不满版面,那随便弄点什么都可以,比如谁家孩子是神童,三个月就完成小学课程,谁家七十岁老母红杏出墙,城东哪个有钱人小妾跟人跑了什么的。

乱七八糟的都可以,这才是生活嘛!

反正这是生活报,又不是大汉报,不对真实性有要求。

另外还有一个筹备之中的全国性质的大报纸,准备过段时间推出。

名字暂定为世界报。

报道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事情,让大家能睁眼看世界。

主要还是让大家伙看了外面什么样,才更明白大汉的生活有多幸福!

经过今年一年的发展优化,无论是造纸厂的生产,还是报社的印刷方面,技术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

己经从以前一张报纸成本一文钱左右,降到了五六角钱。

这年头信息实在太匮乏,所以报纸很受欢迎,哪怕相对正经的大汉报,大家看不太懂,都喜欢买一张看一看什么的。

所以报纸现在开始盈利了,不像以前,还得政府贴钱,贴工资。

报纸的出现,还催生出了报童这个行业。

孩子们卖几十份报纸,可以赚一文钱,一般一天也能赚上几文钱。

几文钱的工钱,大人一般看不上,可对孩子们来说,却属实不少了。

毕竟小胳膊小腿加上笨手笨脚的,去干点别的,一天赚一两文钱都费劲。

赵涌泉是鼓励孩子们从小工作的,这样长大了,才是合格的牛马。

你看看现代那批从九零后开始废掉的牛马,一个个浑身都是毛病。

贪睡晚起,好吃懒做,一点苦都受不了,这种劣质牛马,啥啥不行,就维权意识特别强!这种老板们怎么可能喜欢!

赵涌泉他也不喜欢啊!

所以他鼓励各行各业,可以利用童工的岗位,尽量利用!

最好三岁就上班!

嗯,这有点过分了,五岁或六岁吧。

正好,大汉马上跨入第九个年头了,头两年那一批小牛马,己经可以开始工作啦!

没办法,大家伙太能生了。

一般人家,一个男人,两三个女人,少的都能生十个八个!

多的那就不计其数了。

按照这个趋势,再过两年。

孩子要是都不干活,那等于整个社会大部分人都是闲散人员了。

拿他们当孩子,还要别人照顾他们。

拿他们当牛马,他们都可以照顾别人!

所以大同城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小工人,小服务员,小商贩。

而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这会更多!

然后大同城现在小学和社会学院,都有好几个了。

入冬之前,又开办了两处。

正好,大家冬天比较闲,闲着没事儿,就扫个盲吧。

然后规则也有了一些改变。

正经五到八岁适龄儿童,进入小学读书,还是一天补贴一文。

以前毕业了就没了,现在毕业依然有。

毕业以后,终生都可以每天领取一文钱补贴!

大众学院上学阶段没有补贴,但毕业的,也有!

然后进入中学读书,某一学科毕业,终生补贴提升至三文!

多一门学科毕业,多一文,最多五文。

还有给去年外出建设汉十二城的队伍许诺的养老金制度。

这年冬天也彻底落实了下去。

每年获得当前工作岗位工资2%的养老金,工作满一年之后就开始给!

是的,说是养老金,其实从年轻时候就开始给!

比如一个男工人,日工钱十五文,一年下来总工钱是五千多。

一年下来就额外给一百多文钱!

那假如第二年这个人升职了,工钱翻倍了,怎么算?

第一年的2%还是一百文,第二年的2%是二百文,累计为三百文!

这个计算量,对古人来说很庞大,但以大同城现在的算数水平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都能算的明明白白的,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

要说漏洞,那肯定多多少少也会有一点,但以后慢慢查漏补缺就好了。

而且以大汉人现在的道德水准,也绝对不会闹出群体大问题来。

就这样,跨入了大汉九年。

一开年,研究所就给了赵涌泉一个惊喜。

他要求搞的无线电,搞了快两年了,终于拿出了一点像样的成果!

终于搞出来了!

你们知不知道,电报员都早就培训出来了,就等你们的电报机呢!

当然,这也和赵涌泉要求比较高,要求必须生产出性能相对可靠,并达到一定有效传输距离的电报机有一定关系。

第一台电报机问世,赵涌泉立刻从系统里采购了一批。

这东西不大,价格也不昂贵,而且也不像车子那样需求数量巨大,所以花费就是毛毛雨。

但起到的作用,真的是无比巨大!

一个个电报机和电报员一起,被火车、汽车带到各处。

整个大汉的信息传递效率,陡然提升千百倍!

但是,好像也就这样了,似乎暂时没什么特别巨大的影响。

相对来说,可能还是对锦衣卫的影响最大。

毕竟这是一个靠消息活着的组织。

大汉九年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大家都说,瑞雪兆丰年,去年冬天第一场雪那么大,今年年景应该不错。

春天到了,就要开始播种了。

大汉是工业立国,百姓没有土地,都是让干什么干什么。

春秋最忙的时候,都可以抽调出大量人手,去田里播种。

赵涌泉在数百人护卫下,乘蒸汽车,带着一大家子前往郊外踏青。

【注意危险,你被人盯上了】

“什么被人盯上了?不是,又有刺客嘛?”

系统有扫描功能,能扫描监视周围一定范围的情况。

所以,几个刺客偷偷聊行动方案的时候,被系统监听到了。

“这些刺客怎么回事儿!他们不知道他们根本杀不死我嘛!哦,他们还真不知道……”

房车里面的赵涌泉对旁边锦衣说:“锦衣,我刚刚掐指一算,算出有刺客要刺杀我!”

“你别太激动,往前看,往右点,看到那戴着红头巾的大高个了嘛,对,那个胡人,他是探子!”

“你看着办吧。”

掐指一算?有刺客?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哦,差点忘了,咱陛下还有个身份,是神仙!

只是老爷好多年都不施展法术了,大家都快忘了。

甚至锦衣都没亲眼看到过,只是听最早一批认识赵涌泉的人说过。

每次说到这个,二狗都兴奋的喊,当年在坞堡的仓库,陛下大手一挥,就出现了一堆盐巴,堆得像一座小盐山!

老驴爷每天拉一车出去卖,都不见少!

但后来人问赵涌泉的时候,他只是笑而不语。

所以锦衣,其实一首都在心里保持着怀疑。

毕竟这太扯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