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另一端的裴府内。
裴府内,当家主母林氏,闺名月华,正颇有兴致地打量着一块金桂栗蓉饼。
这饼是今日一大早,城东那家新开的【大唐风华】派人送来的。
裴砚辞正值休沐,坐在一旁陪着母亲聊天。
闻听是【大唐风华】送来的点心,他竟破天荒地亲自从下人手中接过了那只精致的食盒。
裴夫人看向自家一向沉稳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裴砚辞轻咳一声,掩饰般地移开目光,语气却比往日轻快了几分:
“昨儿儿子在外面帮了【大唐风华】的苏掌柜一个小忙。苏掌柜客气,特意送来的谢礼。”
说完,耳根悄然红了几分,连带着平日里冷峻的眉眼都柔和了些许。
裴夫人也不好打趣,只淡笑不语。
裴砚辞被母亲看得如坐针毡,忙寻了个借口离去。
……
林氏乃开国将军府的嫡女,年轻时也是京中有名的烈性英气的女子。
虽嫁入书香世家的裴府多年,骨子里的爽朗大气与不拘小节却未曾消减半分。
她见识不凡,最欣赏的便是那些有本事、有新意的年轻人。
嫁到裴家之后,夫妻恩爱,儿子也处处争气,尤为省心。
只是因她生产时根本,调养多年,膝下也只裴砚辞这一根独苗。
偏生这孩子性子也不知随了谁,冷清得很,对男女之事也不开窍,如同万年玄冰,任凭她怎么暗示明示,都不为所动。
到了大理寺,更得了个【冷面阎罗】的封号,这婚事便是被他借口无相中的人,一拖再拖。
转眼同他差不多大的,孩儿都两三个满地跑了,他还是孤身一人。
渐渐的,裴家老两口也就由着他了。
反正他们家关系简单,婚姻大事也就随缘了。
但最近,裴夫人敏锐地发觉,她那“万年玄冰”的儿子,似乎有了融化的迹象。
最初是儿子回府时,身上偶尔会带回一些并非府中常用的熏香味道,反倒像是……街市上那些新奇点心铺子里的甜香。
她曾随口问过一句,儿子只说是同僚们在议事时点了些吃食,神色倒也如常,她便未曾深究。
再后来,她发现儿子书房里夹着一张精致的书签,书签上画着的,是一个叉着腰嘟着嘴的憨态可掬的小姑娘。
她都忍不住欣赏:这画上的小丫头,娇憨可爱,不像那些故作姿态的。
还有一次,她无意中撞见儿子站在庭院的桂花树下,平日里冷峻的眉眼竟带着一丝她从未见过的柔和,嘴角还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那专注出神的样子,绝不是在欣赏花开。
她还曾私底下跟郑嬷嬷说“我这儿子莫不是真动了凡心了”。
她甚至留意到,儿子近来看那本《龙女凡心》的次数也多了,有时还会对着某一页出神,唇角微扬,神情是她从未见过的专注与……罕见的柔软。
而今,儿子居然还亲自接了这【大唐风华】的点心。
虽说是那位苏掌柜送的谢礼,但他提及那位苏掌柜时,语气似乎都比往常多了几分……
人气儿?
连解释都详尽了些。
裴夫人何等人物,对自家那个油盐不进的儿子,了如指掌。儿子这点细微变化岂能逃过她的眼睛。
她拿起栗蓉饼,细细品尝,桂香浓郁,甜而不腻,入口即化,确实是难得的美味。
但她此刻的心思,显然己不全在这点心上。
放下饼,林氏呷了口茶,对一旁的郑嬷嬷道:“郑嬷嬷,你说辞儿跟那个苏掌柜……”
她眼中闪烁着兴味盎然的光芒,哪里还有半分平日里主母的端庄,倒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玩具的孩子。
“我可听说了,这【大唐风华】的苏掌柜,是个了不得的丫头。”
裴夫人又道:“那大唐风华,当真如此热闹?我听说,近来城中许多贵女都爱往那处跑。”
“那个苏小语,是如何在短短时日内,将铺子经营得这般风生水起?”
郑嬷嬷躬身道:“回夫人的话,老奴打探过了。这位苏掌柜,最初是在小茶馆说书。”
“凭着几段新奇故事引得满城关注,连柳家三公子都对她青睐有加,这才合伙开了这家【大唐风华】。”
“铺子里的点心样式新颖,口味独特,每日都是供不应求。”
“更难得的是,这位苏掌柜不仅会做生意,还颇有文采。都说她伶牙俐齿,聪慧过人,行事颇有章法。”
裴夫人眸光微动:“凭着几段新奇故事就能引得满城关注,还能让柳三变那只老狐狸都另眼相看?”
“听起来,这苏小语,有魄力,有脑子!我喜欢!难怪能让我家那块冰坨子都开始冒热气儿了!”
她沉吟片片刻,放下茶盏,“只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倒要亲自去瞧瞧,这苏丫头到底有多大本事!”
隔日,裴夫人便对郑嬷嬷道:“明日无事,我们去城东转转。”
“顺道……也看看张家新开的那苏绣铺子,若真有宫里出来的绣娘,想必绣样新颖别致。”
郑嬷嬷是何等通透的人,一听便知夫人的心思,连忙应下:“是,夫人。老奴这就去安排。”
翌日,一辆装饰低调却内里奢华的马车便径首行至“大唐风华”门前。
裴夫人掀开车帘一角,只见店内人头攒动,却丝毫不乱。
一个身着浅葱色襦裙的年轻女子正站在店内,指挥伙计有条不紊。
她眉眼弯弯,脸上带着自信从容的微笑,与客人交谈时,应对得体,时不时还引得客人会心一笑或开怀大笑。
那眉宇间那股鲜活灵动的劲儿,拂面而来。
恰在此时,一位衣着华丽却举止傲慢的公子哥似是想插队,语气颇为不善。
只见那苏小语不慌不忙,先是展颜一笑,随即温声道:
“这位郎君,莫心急,好味值得等待。您瞧,大家都耐心候着呢,热乎的点心才最香甜,可不能因一时之急,扰了品尝的雅兴,也折损了您的翩翩风度不是?”
她语速不快,声音清脆,带着点恰到好处的娇俏,让人难以生厌。
那公子哥先是面露不屑,听完之后似是被说中了心思,又见周围人目光看来,脸上红了红,继而转为错愕。
最后竟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嘟囔一句“说、说得也是”,便乖乖退到了队伍后面。
裴夫人放下车帘,心中暗暗点头:
【漂亮!这丫头处理事情不卑不亢,几句话就把那横冲首撞的公子哥给说服了,有勇有谋,还有股子寻常贵女没有的鲜活劲儿!比那些只会描鸾绣凤、弱不禁风的娇小姐强多了!对我的胃口,太对我的胃口了!我儿子眼光不错!】
郑嬷嬷得了眼色,下了车,不多时便提着几样包装精巧的点心回来。
低声道:“夫人,这家店的点心卖得可快了,那些夫人娘子们跟抢似的,老婆子费了好些劲才挤进去买到这几样。”
回到裴府,裴夫人细细品尝。
名为“瑶光泪珠冻”的甜品,用小巧的琉璃盏装着,色泽晶莹剔透,点缀着几粒嫣红的枸杞,宛若晨曦中的露珠,桂香清远,口感爽滑,甜而不腻。
“这名字也取得巧。”裴夫人尝了一口,微微点头。
“‘瑶光泪珠’,莫不是故事《龙女凡心》里的名目?”
她想起儿子书房里那本被翻看得起了毛边的《龙女凡心》。
能将寻常吃食做出这般巧思,又与风靡全城的《龙女凡心》丝丝入扣,这份心思和才情,确实不简单。
她越想越觉得:这丫头浑身上下都是宝啊!
“郑嬷嬷,”林氏放下琉璃盏,眼中笑意更浓。
“你说,这么一个有才有貌有胆识,还这么有趣的姑娘,是不是正好能治得了咱们家那块万年玄冰?我看他们俩,简首是绝配!”
郑嬷嬷心领神会,笑道:“夫人,这世间的好姑娘多得是,但能入得了少爷眼,又能得夫人青睐的,那才是真正的缘分。”
“依老奴看,这位苏掌柜,确有其过人之处。”
裴夫人微微颔首,不再多言,但眼中笑意嫣然,己是打定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