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浮生

第8章 狂澜

加入书架
书名:
趣话浮生
作者:
醉墨老幺
本章字数:
5522
更新时间:
2025-06-18

暴雨如注,新搭建的首播间屋顶被砸出个窟窿,雨水混着泥浆倾泻而下。苏暖抹了把脸上的水,继续调试设备,屏幕上观看人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突然,首播间画面剧烈晃动,一群蒙着面的混混踹开大门,手中铁棍横扫而过,摄影器材应声碎裂。

我挡在苏暖身前,肩膀结结实实挨了一棍。混乱中,我瞥见人群后闪过的金丝眼镜,陈墨倚在门框上,嘴角挂着病态的笑,正用手机拍摄这一切。老张带着街坊们赶到时,混混们早己消失在雨幕中,只留下满地狼藉。

“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了。” 苏暖攥着被踩碎的胶片,指节发白。我们找到那位曾提供关键证据的前助理,他带来一个惊人消息:陈墨正在策划一场 “线下揭露会”,打算用更多伪造证据彻底击垮我们。更可怕的是,他不知从哪搞到了能让我们身败名裂的 “黑料”。

揭露会当天,广场上挤满了人。陈墨站在舞台中央,身后大屏幕开始播放伪造的 “实锤视频”:李航与不良商人密谈、苏暖抄袭他人作品的画面,经过 AI 处理后几乎以假乱真。台下骂声西起,鸡蛋和菜叶不断砸向我们。

就在舆论即将一边倒时,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个老人,是养老院的王爷爷。他颤抖着举起一张泛黄的信纸:“这些孩子每周都来陪我们聊天,把我们的故事写成书!这是我写给他们的感谢信!” 紧接着,张阿姨、修鞋匠等老街坊纷纷站出来,展示与我们相处的照片、信件。

陈墨脸色骤变,挥手示意手下播放更劲爆的 “黑料”。然而大屏幕突然黑屏,转而播放起一段监控录像 —— 画面里,陈墨正指挥团队伪造证据,甚至教唆黑粉伤害老街坊。原来,我们提前在他工作室安装了微型摄像头。

恼羞成怒的陈墨冲下舞台,抄起铁棍向苏暖砸去。我想都没想,纵身扑了过去。铁棍重重砸在我的背上,剧痛袭来的瞬间,我听到警笛声由远及近。陈墨被警察制服时,仍恶狠狠地盯着我们:“我不会放过你们!”

救护车的灯光划破夜空,苏暖握着我的手泣不成声。我望着她沾满泪水的脸,挤出一丝笑容:“我们... 赢了。” 远处,老街坊们举着自制的灯牌,上面 “真实永不熄灭” 几个大字在雨中格外明亮。这场持续己久的较量,终于在惊涛骇浪后,迎来了属于正义与真实的曙光。

海风裹挟着咸腥拍打着渡轮的玻璃窗,苏暖笔记本上的字迹被潮气晕染,却依然坚定。而此时的陈墨,正蜷缩在监狱逼仄的角落里,借着昏暗的灯光,用藏在鞋底的微型刻刀,在一本破旧的《黑客攻防技术》扉页上,密密麻麻地写着什么。他的眼神疯狂而阴冷,每一笔都像是在勾勒李航和苏暖的末日。

不久后,一个名为 “真相追踪者联盟” 的神秘组织在网络崛起。他们打着 “揭露虚假网红” 的旗号,在各大社交平台疯狂攻击李航和苏暖。这个组织发布的内容极具迷惑性,利用 AI 技术深度伪造了一系列 “证据”:合成的转账记录显示两人向村民行贿,篡改的聊天截图充斥着傲慢无礼的言论,甚至还有 “未公开” 的视频片段,将他们的创作过程扭曲成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这些虚假信息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各大论坛、短视频平台被负面舆论淹没。合作方纷纷发来解约通知,曾经支持他们的粉丝也开始动摇,质疑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更棘手的是,这个组织还煽动部分激进网民,对老街坊们进行网络暴力,威胁要曝光他们的个人信息,让他们 “为说谎付出代价”。

李航和苏暖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日夜不停地收集证据,试图辟谣,却发现对方手段极为高明。每一个虚假信息背后,都有精心伪造的来源,追踪 IP 地址时,总会陷入层层加密的陷阱。“他们太了解我们了。” 苏暖盯着电脑屏幕,疲惫地揉着太阳穴,“知道我们的软肋在哪里。”

在一次深夜的数据分析中,李航突然发现了一个异常。某个频繁发布恶意内容的账号,虽然使用了虚拟 IP,但发布时间却与监狱的作息时间有着微妙的关联。更巧合的是,这个账号发布的文案风格,与陈墨曾经在记者会上的发言如出一辙。

“是陈墨!” 李航激动地拍醒熟睡的苏暖。他们立刻联系警方和网络安全专家,请求协助调查。然而,当他们试图进一步深挖时,却发现这个神秘组织的背后,似乎还有更强大的势力在支持,对方不仅精通网络技术,还拥有庞大的资金链,能够迅速压制任何不利于他们的声意。

与此同时,在监狱中的陈墨,正透过铁窗,望着天空中闪烁的繁星,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他知道,这张精心编织的数字大网,正在慢慢收紧,而李航和苏暖,即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他,只需静待猎物落网的那一刻。

渡轮的引擎声震得胸腔发麻,苏暖笔记本上 “真实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迷路” 的字迹被海风掀起边角。我握紧她冰凉的手,看着追踪程序里不断跳转的 IP 地址,突然想起大学时参加的网络安全竞赛 —— 那些看似无解的假密,往往藏着最意想不到的破绽。

“联系老周。” 我掏出手机,翻出那个总戴着黑框眼镜的黑客朋友,“让他查陈墨入狱后所有通信记录,重点盯匿名邮件。” 苏暖眼睛一亮,立刻拨通电话,海风卷着她的声音:“对,还有他老家的基站信号波动!”

三天后,老周发来的文件让我们瞳孔骤缩。陈墨每月都会给一个境外邮箱发送加密邮件,而这个邮箱,正是 “真相追踪者联盟” 官网的注册联络地址。更关键的是,渔村谣言爆发当晚,陈墨老家附近基站出现异常高频次的数据传输。“他在监狱里指挥,幕后还有境外势力!” 苏暖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凌乱的红线。

但证据链仍不完整。我们带着录音笔再次回到渔村,却发现老渔夫躲在渔网堆后抹眼泪。“他们说我要是再帮你们,就把我孙子的学校信息发到网上...” 老人布满裂口的手颤抖着,“我不怕被骂,就怕连累孩子。” 苏暖突然跪坐在湿漉漉的甲板上,从包里掏出一叠信件:“您看,这些是全国各地读者寄来的,他们被您的故事感动,还给您孙子寄了学习用品。”

晨光刺破云层时,老渔夫对着镜头重新讲起他在台风天救海豚的故事。这次他身后站满了村民,张婶举着连夜写好的证词,船老大展示着二十年前的航海日志。我们将首播画面接入 “真相追踪者联盟” 的官方频道,瞬间涌入的弹幕淹没了恶意评论:“这皱纹骗不了人!”“看老人眼里的光!”

与此同时,老周传来关键突破。他破解了对方的 AI 算法,发现所有伪造视频都存在相同的编码漏洞 —— 就像陈墨签名时总爱把 “墨” 字最后一笔拖得过长。当我们把技术分析视频投放在全网时,陈墨正对着监狱电视屏幕砸烂饭碗,飞溅的瓷片在他脸上划出鲜血,却浇不灭眼底疯狂的火。

深夜的画室,苏暖将新收集的渔村故事装订成册,封面别着一枚贝壳形状的徽章。窗外暴雨倾盆,我调出实时监控,看着 “真相追踪者联盟” 的服务器流量断崖式下跌。但警报声突然响起,老周发来紧急消息:“他们启动了终极程序,所有伪造证据即将自动生成法律认可的区块链存证!” 苏暖与我对视一眼,同时抓起车钥匙 —— 这场破网之战,远未到收网时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