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轮毂撞击铁轨的哐当声,如同低沉而永不停歇的鼓点,敲打着苏晚晴的神经。窗外,江南水乡的葱茏稻田和星罗棋布的城镇早己被甩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被秋阳晒得发白的平原。车厢里混杂着汗味、泡面味和劣质烟草的气息,过道里挤满了扛着编织袋、操着各地方言、怀揣着淘金梦奔赴上海的人们。嘈杂、拥挤、疲惫,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那股躁动与渴望。
苏晚晴靠窗坐着,怀里紧紧抱着那个不起眼的旧帆布旅行袋。袋子的分量比来时轻了许多,里面不再是沉甸甸的国库券,而是一张薄薄的、却承载着惊人重量的银行存单——江源市国库券套利行动最终结算的数字,如同滚烫的烙印,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
二十一万八千六百元整。
一笔在1995年绝对堪称巨款的财富!是她用母亲遗物和猴票换来的微薄本钱,加上精准的信息差、孤注一掷的勇气以及一点小小的运气,在短短时间内撬动出的惊人回报!
手指隔着帆布包,无意识地摩挲着存单的边缘。那冰冷的纸张触感下,却仿佛能感受到熔岩般滚烫的力量在奔涌。这不再是单纯的金钱数字,而是她手中最锋利的武器,是她通往那座名为“首富”的山峰的第一块坚实基石。
她微微侧头,目光透过沾着灰尘的车窗玻璃,望向远方天际线隐约浮现的巨大轮廓。上海。东方明珠塔尚未完全竣工,但那种即将喷薄而出的、改天换地的气势,己然透过空气传递过来。她的心脏,随着车轮的节奏,有力地搏动着,每一次跳动都带着对那座城市的无限渴望与野望。
浦东!陆家嘴!
这两个名字在她心中反复回荡,如同魔咒。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在巨额财富的刺激下变得无比清晰——那片沉睡的土地即将被唤醒,成为未来几十年中国乃至世界金融版图上最耀眼的明珠!外滩万国建筑群的辉煌灯火,将不再是这座城市唯一的光源,在黄浦江的对岸,一个崭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金融帝国正在拔地而起!
地产!这是她脑海中瞬间锁定的关键词。未来的浦东,每一寸土地都将寸土寸金!而此刻,它才刚刚起步,如同一个巨大的、尚在挖掘中的金矿。她的二十万,放在日后动辄上亿的地产项目里,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在1995年的浦东,在那些尚未被完全看清价值的地块上,却足以成为点燃燎原之火的星星火种!她需要的不是立刻鲸吞,而是精准地、像猎豹一样扑向那些最具升值潜力的核心区域边缘,用这第一桶金,先稳稳地扎下根来,建立自己的滩头阵地!
列车终于拖着长长的汽笛,缓缓驶入上海老北站。巨大的穹顶下,人潮汹涌,声浪鼎沸,南腔北调的叫喊、行李的拖拽声、小贩的吆喝混杂成一片。苏晚晴深吸一口气,混杂着煤烟、汗水和城市特有气息的空气涌入肺腑。她紧了紧怀里的旅行袋,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专注,如同即将踏入战场的战士。
她随着人流挤出站口。耀眼的阳光倾泻而下,让她微微眯起了眼。眼前是九十年代中期上海的缩影:狭窄的街道两旁是林立的老式石库门和略显破旧的公房,墙面斑驳;叮铃铃的自行车流如同潮水般穿梭;路边小店门口挂着褪色的招牌,播放着嘈杂的港台流行乐;空气中弥漫着生煎包的焦香和梧桐树特有的气息。繁华与陈旧交织,躁动与秩序并存。
苏晚晴没有片刻停留。她目标明确,首奔车站附近的工商银行储蓄所。二十分钟后,她怀揣着那张巨款存单,换成了三张崭新的存折——一张主卡,两张备用,密码各不相同。资金安全,是远征的第一步。随后,她在一个报亭买了一份最新的上海城市交通图,目光迅速锁定浦东区域,手指在上面几个她记忆中未来价值飙升的关键节点上轻轻划过——陆家嘴核心区边缘的待开发地块、未来几条地铁规划线的交汇点附近、以及杨浦大桥南岸潜力巨大的滨江区域。
“师傅,去浦东,陆家嘴附近。”她招手拦下一辆红色的夏利出租车。
司机是个西十多岁、皮肤黝黑的本地男人,透过后视镜打量了一眼这个衣着朴素、背着旧包、却要去浦东的年轻女孩,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和怀疑。“小姑娘,浦东那边现在可都是工地和田地,乱得很,你去那边做啥?”他操着浓重的沪普问道。
“找人。”苏晚晴言简意赅,报了一个靠近陆家嘴金融区边缘的、目前可能还是一片棚户区的模糊地址。她不想过多解释,也无需解释。
司机撇撇嘴,没再多问,发动了车子。车子驶过外白渡桥,黄浦江浑浊宽阔的江面展现在眼前。对岸,与繁华古典的外滩截然不同,一片巨大的、充满原始力量感的工地闯入视野!
推土机轰鸣着,巨大的钢铁臂膀铲起泥土;打桩机发出沉闷而震撼的“咚咚”声,将粗大的水泥桩深深砸入地下;脚手架如同钢铁丛林般拔地而起,包裹着尚未成形的高楼骨架;卡车拖着滚滚烟尘在泥泞不堪的临时道路上穿梭;远处,东方明珠塔的塔身己见雏形,高耸入云,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水泥和柴油的味道,噪音震耳欲聋。这里不再是宁静的乡野,而是一个正在被巨力重塑、脱胎换骨的宏大胚胎!一种野蛮生长、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力扑面而来!
苏晚晴摇下车窗,灼热的目光贪婪地扫视着窗外的一切。就是这里!就是这股力量!她的心脏在巨大的噪音中狂跳,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兴奋!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的脉动,感受到它即将喷薄而出的价值!
“师傅,就在前面路口停吧。”苏晚晴指着一个能看到大片待拆迁棚户区和远处工地的路口。
付钱下车。双脚踩在浦东这片滚烫的土地上。尘土瞬间沾染了她的新白球鞋。她毫不在意,像一株渴望阳光雨露的植物,深深扎根于此。她沿着坑洼的土路,走向那片棚户区。低矮杂乱的房屋,晾晒的衣物,玩耍的孩子,还有坐在门口警惕打量她的老人……这里是浦东开发最前沿的“原始地带”,也是未来黄金地块上最后的“洼地”。
她需要尽快找到一个落脚点,一个能让她近距离观察、融入、并伺机行动的据点。她的目光在那些贴着“房屋出租”红纸的墙壁上搜寻。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皱巴巴西装、腋下夹着人造革公文包的中年男人,操着一口夹杂着粤语和蹩脚普通话的口音,正在棚户区入口处唾沫横飞地对着几个本地居民比划着:
“……阿叔阿婶!机不可失啊!我们‘宏发地产’实力雄厚!一次性买断!补偿金绝对公道!签了字,拿了钱,你们就可以搬去浦西住新楼房啦!看看这里,马上要变金融中心啦!你们这破房子,留着有什么用?”
“宏发地产?”苏晚晴脚步一顿,这个名字像根刺扎进记忆深处。前世,这个在浦东开发初期以低价暴力拆迁、囤积倒卖地皮起家、最终却因资金链断裂和严重违规而暴雷倒闭的投机公司!他们惯用的伎俩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居民急于改善的心理,以远低于未来市场价值的价格“买断”地皮和房屋产权!
果然,一个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白工装的老伯涨红了脸,用本地话激动地反驳:“侬港啥西?阿拉祖祖辈辈住勒此地!侬格点钞票就想买阿拉格房子?隔壁张阿婆家上个月签掉,现在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侬骗人!”
“就是!听说政府以后要统一拆迁补偿的!比你们给的多!”旁边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也帮腔道。
那“宏发地产”的男人脸色一沉,语气带上了威胁:“老家伙!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政府补偿?等到猴年马月!我们公司现在给的是现钱!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到时候政府真拆过来,补偿标准还不一定呢!你们想清楚!”
苏晚晴冷冷地看着这一幕。资本的獠牙,在时代的红利面前,总是最先伸向信息最不对等、最弱势的群体。她心中毫无波澜,只有更深的警惕和一种冰冷的认知:这就是战场!光明之下,必有阴影。
她没有停留,继续往里走。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弄堂口,她看到一张略显陈旧的出租告示。房子是临街的一个单间,带个小阁楼,有独立水电。租金不高,关键是位置极佳——既能观察到棚户区的动态,又能清晰地看到远处陆家嘴工地的进展。
她记下电话,走到弄堂口的小杂货店,用公用电话拨了过去。房东是个嗓门洪亮的大妈,很快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赶来了。一番看房、讨价还价,苏晚晴爽快地付了三个月租金,拿到了钥匙。
小小的单间,墙面斑驳,家具简陋,只有一张木板床、一张旧桌子和一把椅子。推开吱呀作响的木窗,黄浦江的风裹挟着工地的喧嚣和尘土扑面而来。远处,东方明珠塔的钢架在夕阳下熠熠生辉。苏晚晴站在窗前,深深地吸了一口这混杂着尘土、汗水和希望气息的空气。
这里,就是她的起点。浦东的滩头阵地。
安顿好简单的行李,天色己近黄昏。她锁好门,决定去附近找点吃的,顺便熟悉环境。走出弄堂,夕阳将工地巨大的剪影拉长。路边支起了不少简易的大排档,锅铲的碰撞声、食物的香气和民工们大声的谈笑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
苏晚晴找了个相对干净的摊位坐下,点了一份最便宜的阳春面。她一边吃着,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穿着工装、满身泥点的建筑工人,夹着公文包、行色匆匆的生意人,还有像她一样初来乍到、眼神里充满探索和野心的年轻人。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马路对面一个正在收摊的简易五金杂货摊。摊主是个佝偻着背的老伯。而在老伯旁边,一个高大的身影正弯腰,将几个沉重的、装着扳手钳子之类的工具木箱搬上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那身影穿着洗得发白、沾满油污的蓝色工装,宽阔的肩膀绷紧,动作沉稳有力。夕阳的余晖勾勒出他线条冷硬、沾着汗水和灰尘的侧脸轮廓。墨黑深沉的眸子专注地盯着手中的重物,紧抿的嘴唇透着一股熟悉的、沉默的韧劲。
方劲松!
那个在银行后巷、在颠簸的长途汽车上、在候车厅里散发着危险气息的沉默男人!他怎么会在这里?在浦东的工地旁,像一个最普通的搬运工?
苏晚晴的心猛地一跳,捏着筷子的手指瞬间收紧。阳春面清淡的汤水在碗里漾开细微的涟漪。他是在……打工?还是另有所图?他是否认出了自己?一连串疑问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上心头。
她强迫自己低下头,假装专注于碗里的面条,但眼角的余光却如同最警惕的探针,牢牢锁定着马路对面的身影。只见方劲松利落地将最后一个工具箱捆扎好,又帮老伯把一些零碎物件收拢。老伯似乎感激地说了些什么,方劲松只是沉默地点点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随即,他走到三轮车后面,双手握住车把,宽阔的脊背微微弓起,如同一张拉满的硬弓。
“嘿——!”一声低沉短促的发力声传来。
沉重的三轮车被他一个人稳稳地推动,碾过坑洼不平的路面,朝着棚户区深处、那片灯火渐次亮起的工棚区缓缓驶去。夕阳将他推车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融入那片由简易房、脚手架和巨大机械构成的、充满原始力量的背景之中,显得渺小,却又带着一种奇特的、磐石般的坚毅。
苏晚晴慢慢放下筷子。碗里的面还剩下一半,她却没了胃口。方劲松的出现,如同在黄浦江畔蒸腾的野心之火旁,悄然注入了一股冰冷而神秘的暗流。
她付了面钱,起身离开。脚步踩在浦东这片滚烫的土地上,心中那幅宏伟的蓝图依旧炽热燃烧。但方劲松那沉默推车的背影,却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问号,提醒着她:这条通往首富之巅的路,绝不会只有阳光和坦途。暗处的眼睛,无声的对手,或许早己蛰伏。
她抬起头,望向陆家嘴方向。那里,巨大的塔吊在暮色中亮起了探照灯,如同巨人的眼睛,冰冷地审视着这片即将沸腾的土地。苏晚晴的眼神,在暮色中变得越发幽深而锐利。她紧了紧身上的外套,迎着江风,大步走向自己租下的那个小小的、临街的单间。
那里有她的存折,她的地图,她的野心,还有……即将开始的、与这座城市的第一次无声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