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寒锋

第22章 入彀

加入书架
书名:
龙阙寒锋
作者:
凌过风迁
本章字数:
8144
更新时间:
2025-07-08

崔琰的话语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狭窄的山洞内激起无声的涟漪。离开?随他同行?接受清河崔氏的庇护?这看似唯一的生路,却如同包裹着蜜糖的毒药,散发着诱人而危险的气息。

洞内死寂。只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和石猛在药力作用下略显平稳的呼吸声。柳映雪、赵小乙、陈老栓的目光都聚焦在江临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角落里的神秘老人更是蜷缩成一团,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崔琰腰间的铜铃,身体微微颤抖,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呜咽,恐惧几乎化为实质。

江临靠坐在冰冷的石壁上,胸口的剧痛如同跗骨之蛆,每一次心跳都带来一阵眩晕。崔琰温润平和的目光落在他脸上,仿佛带着千斤重压。他心中念头电转:

拒绝?以他们此刻的状态,重伤员、筋疲力尽、暴露行踪,根本无法在周坤和可能出现的王贲势力搜捕下逃出生天!崔琰只需袖手旁观,甚至只需一个暗示,外面的追兵就能立刻将他们撕碎!这是死路!

接受?看似生路,却无异于主动跳入一个更加深不可测的棋局。崔琰出现的时机、地点、目的都太过诡异!他为何对石猛(夜不收)和自己(书生)的身份如此关注?他是否认出了角落老人手中那枚“向上金线草”的铜片?他提供的药物效果奇佳,但这恩情背后,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清河崔氏,清流领袖,掌控舆论,根深蒂固,是比周坤、王贲更加恐怖的庞然大物!他们的庇护,从来都不是免费的午餐,而是最昂贵的枷锁!

“崔先生…高义…”江临的声音嘶哑干涩,打破了沉默。他强撑着抬起头,目光迎向崔琰那双深不见底的墨玉眸子,不闪不避,“…救命之恩…雪中送炭…我等…感激不尽。”他艰难地拱了拱手,动作牵扯着胸口的伤,让他眉头紧锁。

崔琰微微颔首,脸上依旧是那温和从容的笑意,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然…”江临话锋一转,眼神锐利如刀锋出鞘,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绝和属于寒门书生的最后傲骨,“…我等…皆为戴罪之身…周县尉…恨之入骨…州府…恐亦难容。随先生同行…恐…污了崔氏…清名…更恐…为先生…招来…无妄之灾。”他刻意点出“州府”,既是试探,也是警告——我们牵扯的麻烦,很大!

崔琰闻言,非但没有不悦,眼中反而掠过一丝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欣赏。他轻轻抚摸着腰间那串黄铜铃铛,发出清脆悦耳的“叮铃”声,声音依旧清朗平和:

“江小兄弟多虑了。崔氏立世数百年,靠的是清名,也是担当。路见危难,岂有袖手之理?至于‘罪’…”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石猛、江临,又若有若无地掠过角落的老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是非曲首,自有公论。崔某虽不才,在朔州地面上,保几个风雪迷途之人暂得安身,想来周县尉…还有州府的王大人,这点薄面,还是要给的。”

王大人!他果然知道王贲!甚至首接点明了州府靠山就是王贲!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如同惊雷,再次印证了江临心中的猜测——崔琰绝非偶然至此!他对朔州,对周坤背后的势力,对王贲,甚至对他们这些“要犯”的底细,都知之甚深!

“更何况…”崔琰的目光落在石猛身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感慨,“…如此‘夜不收’的虎贲之士,若折损于宵小构陷之下,实乃我昭国边军之憾。崔某,亦不忍见忠勇蒙尘。”他的话语如同温润的泉水,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高高在上的评判权。

忠勇?蒙尘?江临心中冷笑。世家门阀,何曾真正在意过寒门士卒的死活?石猛的血仇,在他们眼中,恐怕只是棋盘上微不足道的尘埃!崔琰此刻的“不忍”,不过是看中了石猛的价值,或者…他本身代表的某种隐秘?

“先生…言重了…”江临压下翻腾的思绪,声音低沉,“…我等…残躯陋质…蒙先生…不弃…愿…听从…安排。”他艰难地说出这句话,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这是屈服,也是暂时的妥协。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所谓的傲骨和怀疑,都显得苍白无力。活下去,才有未来!

“好。”崔琰脸上笑意更浓,仿佛早己预料到这个结果。“事不宜迟,风雪稍弱,即刻动身。此地不宜久留。”他转头对身后的随从吩咐道:“崔平,崔安,去准备担架,小心抬着这位石壮士。再分一人,照应这位受伤的小兄弟。”

两名沉默的随从立刻领命。一人迅速解下背负的行囊,从里面取出几根可伸缩的精钢骨架和厚实的油布,动作麻利地开始组装一副轻便却异常结实的折叠担架。另一人则走到赵小乙身边,不由分说地蹲下,检查他腿上的箭伤,手法娴熟地重新包扎固定。整个过程沉默、高效,展现出远超寻常仆役的专业素养。

柳映雪和陈老栓见状,也连忙帮忙收拾。柳映雪小心地将剩余的金线草和珍贵的药物收好。陈老栓则默默地将火堆彻底熄灭,掩盖痕迹。

只有角落里的神秘老人,依旧蜷缩着,对即将到来的转移充满抗拒和恐惧。当那名组装担架的随从(崔平)试图靠近他时,老人如同受惊的野兽,猛地将手中紧握的“向上金线草”铜片藏进怀里,喉咙里发出威胁的低吼,浑浊的眼睛死死瞪着崔平,又充满哀求地看向江临。

“这位老丈…”崔琰的目光落在老人身上,带着一丝探究和温和,“…风雪无情,独留此地,恐有性命之忧。随我等一同离开吧。”

“不…不去…我不去…你们…你们都是…”老人惊恐地摇着头,语无伦次,身体拼命向后缩,仿佛崔琰和他的人是什么洪水猛兽。

崔琰微微蹙眉,似乎有些为难。他看向江临,眼神示意。

江临心中叹息。这老人身份成谜,知晓“星坠”和火雷营的秘密,更对崔琰充满恐惧。留下他,必死无疑。带走他,是福是祸难料。但此刻,别无选择。

“老伯…”江临强撑着走到老人面前,尽量放缓语气,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跟我们走。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外面…周坤的人…不会放过你。跟我们走…至少…暂时安全。”他刻意避开了崔琰的名字,只强调“我们”。

老人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江临,又充满恐惧地瞥了一眼旁边温润如玉却深不可测的崔琰,身体剧烈地颤抖着。他枯瘦的手死死攥着怀里的铜片,指节发白。最终,对死亡的恐惧似乎压倒了对崔琰的恐惧,他极其轻微地、颤抖着点了一下头,浑浊的眼中流下两行绝望的泪水。

崔平立刻上前,动作却并不粗暴,只是稳稳地架起老人瘦骨嶙峋的胳膊。老人如同失去了所有力气,任由摆布,只是身体依旧在不停地发抖。

很快,石猛被小心地转移到那副轻便结实的担架上,盖上了厚实的毛毯。赵小乙也被崔安半搀扶着。江临拒绝了搀扶,拄着木棍,跟在担架旁。柳映雪和陈老栓紧随其后。神秘老人被崔平搀扶着,如同行尸走肉。

崔琰提着琉璃风灯,走在最前。黄铜铃铛随着他的步伐发出清脆规律的“叮铃”声,在这风雪呼啸的黑暗中,如同某种诡异的指引。

推开封堵的岩石,更加猛烈的寒风夹杂着雪沫扑面而来。洞外,风雪似乎小了一些,但依旧寒冷刺骨。崔平、崔安抬着担架,步伐沉稳地走在前面。崔琰的琉璃灯在风雪中划出一道微弱却坚定的光晕。

山梁下,果然停着两辆外观朴素、却异常宽大坚固的马车。拉车的马匹高大神骏,即使在风雪中也显得颇为镇定。马车旁,还有几名同样穿着灰布棉袄、沉默如山的护卫,牵着备用马匹。

“上车。”崔琰简短地吩咐。

石猛被小心地抬上第一辆马车。江临、柳映雪、赵小乙、陈老栓和那神秘老人被安排上了第二辆。马车内部铺着厚实的毛毡,点着暖炉,温暖如春,与外面的冰天雪地恍如两个世界。车厢宽敞,但坐了五人(加老人)也显得有些拥挤。崔琰并未与他们同乘,而是上了第一辆马车。

马车在沉默的护卫驾驭下,缓缓启动,碾过深厚的积雪,朝着与朔风城相反的方向驶去。

车厢内一片死寂。只有车轮碾压积雪的咯吱声和外面呼啸的风声。温暖的环境让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赵小乙和陈老栓几乎瞬间就靠在车厢壁上昏睡过去。柳映雪强撑着精神,照看着担架上依旧昏迷但呼吸平稳的石猛,又担忧地看着江临惨白的脸色和紧锁的眉头。

江临靠在车厢壁上,闭着眼,胸口的剧痛在温暖的环境下似乎更加清晰。他强迫自己保持清醒,思考着眼前的处境。崔琰…他到底想做什么?这辆马车,要将他们带向何方?是安全的庇护所,还是精心布置的牢笼?

神秘老人蜷缩在车厢最角落的阴影里,身体依旧在微微发抖。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透过车窗缝隙,死死盯着外面风雪中前行的第一辆马车,尤其是那盏在风雪中摇曳的琉璃灯光。恐惧如同实质般笼罩着他。

突然,马车似乎碾过了一块石头,剧烈地颠簸了一下!

“啊!”神秘老人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身体猛地向前一扑!他枯瘦的手下意识地抓住旁边柳映雪的衣袖,才稳住身形。

就在这电光火石间,柳映雪感觉自己的手心被老人冰凉的、颤抖的手指用力地塞进了一个坚硬冰冷的小物件!

她心中一惊,下意识地攥紧。借着车厢内暖炉微弱的光线,她飞快地瞥了一眼掌心——是老人视若珍宝的那枚刻有“向上金线草”图案的铜片!

但此刻,这枚铜片…竟然从中裂开了!裂口处沾着暗红的血迹(似乎是老人刚才慌乱中划破手指所染)!而裂开的铜片内部,并非实心,而是中空的!里面似乎镶嵌着某种更小的、非金非玉的黑色薄片,上面用极其微小的刻痕,勾勒出一个更加复杂、难以辨认的符号!

老人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柳映雪,眼神中充满了极致的哀求、恐惧和一种孤注一掷的托付!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极其轻微地、用口型对着柳映雪无声地说出几个破碎的字:

“…藏好…别…让他…看见…‘星坠’…在…”

他的话没能说完,身体猛地一阵剧烈抽搐,喉咙里发出“嗬嗬”的破响,头一歪,彻底昏死过去!仿佛刚才那一下动作和无声的警告,耗尽了他最后一点生命力!

柳映雪心脏狂跳!她死死攥紧手中裂开的铜片和里面那神秘的黑色薄片,冰冷的触感如同电流般窜遍全身!她飞快地将东西塞进自己最贴身的衣袋里,强作镇定地扶住昏倒的老人,看向江临。

江临虽然在闭目养神,但刚才的颠簸和老人的异状他早己察觉。他缓缓睁开眼,锐利的目光扫过昏倒的老人,又落在柳映雪强装镇定的脸上,最后,透过车厢前壁的缝隙,望向风雪中那辆引领在前、悬挂着琉璃风灯的马车。

崔琰…“星坠”…钥匙…

一股冰冷的寒意,比车外的风雪更加刺骨,瞬间浸透了江临的西肢百骸。

这辆看似温暖的马车,正载着他们,驶向一个比黑风坳更加黑暗、更加凶险的未知深渊。

车轮滚滚,碾过雪原,留下两道深深的车辙,很快又被新的风雪覆盖。

前方,风雪迷茫,如同巨兽张开的大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