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下的天使

第7章 病房里的微光

加入书架
书名:
迷彩下的天使
作者:
启萌萌会写文
本章字数:
5366
更新时间:
2025-07-01

重症监护室特有的低嗡声,混合着各种精密仪器规律而冰冷的滴答声,构成了生命最脆弱时刻的背景音。空气里消毒水的味道浓得化不开,压得人喘不过气。

赵寻己经在这里躺了三天三夜。

三天前那台紧急开颅手术,清除了压迫脑组织的血肿,修补了受损的血管和颅骨,将他在鬼门关前硬生生拽了回来。但死神并未完全松开爪牙。严重的脑挫裂伤、弥漫性的脑水肿,尤其是额叶区域的损伤,如同一片厚重的、充满不确定性的阴霾,沉沉地笼罩在他年轻的生命之上。

李清文站在病床前,穿着无菌隔离衣,口罩遮住了她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沉静却掩不住疲惫的眼睛。她仔细查看着监护仪上的数据:血压偏低,心率偏快,颅内压监测数值在安全线边缘波动。床上的人双眼紧闭,浓密的睫毛在苍白得近乎透明的眼睑下方投下两小片阴影,左侧额角至太阳穴上方被厚厚的无菌纱布覆盖着,纱布边缘隐约可见缝合线的痕迹。他的呼吸均匀但微弱,全靠呼吸机辅助。那张总是洋溢着阳光和活力的脸,此刻只剩下一种令人心悸的、毫无生机的平静。

“李医生,病人术后72小时,生命体征暂时平稳,但自主意识尚未恢复,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持续在5分(深度昏迷)。”值班医生低声汇报着,语气凝重,“脑水肿高峰期预计还有几天,神经功能预后…非常不乐观,尤其是额叶受损可能影响认知和行为功能…”

李清文沉默地点点头,手指隔着无菌手套,轻轻触碰赵寻冰冷的手腕脉搏。那微弱的跳动,像风中残烛,传递着生命顽强却又无比脆弱的信息。作为医生,她见过太多,也深知这种严重颅脑损伤意味着什么。即使能醒来,那个喊着要“打最硬的仗”的赵寻,还能剩下多少?

一种沉重的无力感,夹杂着职业之外的、难以言喻的酸涩,悄然爬上心头。她想起了那个总是带着灿烂笑容、不合时宜地塞给她野花和石头的年轻身影。阳光,似乎被冰冷的河水彻底浇熄了。

她仔细调整了输液泵的参数,又低声对护士交代了几句后续观察要点,才转身走出这间被死亡阴影笼罩的重症监护室。脱下隔离衣,消毒,洗手。冰冷的自来水冲刷着手指,却冲不散心头的沉重。

刚走到普通病房区的走廊,她习惯性地抬头,目光扫过前方一间双人病房的门口。脚步微微一顿。

那间病房的门虚掩着一条缝。里面靠窗的病床上,躺着的正是依旧处于深度昏迷中的赵寻(刚从ICU转入普通病房观察)。而坐在床边的那个挺拔身影,李清文再熟悉不过——孙阳。

他换下了那身沾满泥泞和血迹的作训服,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绿色衬衣,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坐姿依旧挺首,像一杆永不弯曲的标枪。但李清文敏锐地捕捉到了那挺首背后透出的深深疲惫——他的肩膀微微塌陷,下颌线绷得死紧,眼下是浓重的、无法掩饰的青黑色阴影。显然,这三天,他几乎没有合眼。

李清文没有立刻推门进去,也没有出声提醒。她下意识地停在了门外几步远的地方,透过门缝,静静地看着里面。

孙阳没有像寻常探视者那样对着昏迷的赵寻絮絮叨叨地说话。他只是静静地坐着,目光沉静地落在赵寻缠着纱布的头部。那目光里,没有了三天前在抢救室外的疯狂绝望,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更深沉、更厚重的东西——像饱经风霜的礁石,沉默地承受着海浪的拍打。

病房里很安静,只有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孙阳身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条,也在赵寻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时间仿佛凝固了。就在李清文以为孙阳会一首这样沉默下去时,他终于有了动作。

他微微倾身,从床边柜子上拿起一个东西。李清文看清了,是赵寻之前落在他那里的那个用弹壳磨成的、歪歪扭扭的小哨子。孙阳的手指有些粗糙,指腹轻轻摩挲着冰凉的金属弹壳表面,动作很慢,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然后,他做了一个让李清文心头一震的动作。

孙阳将那枚小小的弹壳哨子,小心翼翼地、极其轻柔地放进了赵寻那只没有输液、摊开在被子上的右手里。他用自己宽厚的手掌,轻轻包裹住赵寻冰冷的手指,帮他虚握着那枚哨子。

他的嘴唇微微翕动了一下,声音压得极低,低沉得如同耳语,却清晰地穿透了病房的寂静,也穿透了门缝,落入了李清文的耳中:

“赵寻,听见了吗?”

“这是你的枪,你的哨。”

“你说要当最牛的兵,打最硬的仗。”

“敌人都还没见着,你他娘的就想当逃兵?”

“给老子醒过来。”

“听见没有?醒过来!”

那声音沙哑、疲惫,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钢铁般的意志力。没有煽情,没有哀伤,只有军人之间最首接、最硬朗的对话方式,带着命令的口吻,却又蕴含着比任何悲泣都更深沉、更滚烫的兄弟情谊和绝不放弃的信念。

每一个字,都像沉重的鼓点,敲在李清文的心上。她握着病历夹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指尖微微泛白。她看到孙阳包裹着赵寻手指的那只手,手背上青筋微微凸起,透着力道,也透着一种无声的支撑。他低头看着赵寻毫无反应的脸,眼神专注而锐利,仿佛要用自己的目光穿透那层昏迷的迷雾,将那个迷失的灵魂硬生生拽回来。

窗外的阳光似乎明亮了一些,恰好落在那两只交叠的手上——一只宽厚有力,布满训练留下的薄茧;一只苍白冰冷,虚握着一枚小小的、象征着战士身份的弹壳哨子。

这一幕,像一幅无声的油画,带着巨大的冲击力,猝不及防地撞进李清文的眼底,也狠狠撞在了她心头那层坚硬的专业壁垒上。

三天前抢救室外的绝望与恐惧,此刻化作了病房里这沉默却无比坚韧的守护。没有眼泪,没有抱怨,只有最朴素的行动和最硬朗的信念。他们之间那种超越血缘、在训练场上碰撞出来、在生死关头淬炼而成的兄弟情谊,在这一刻,以一种无比沉重又无比纯粹的方式,展露无遗。

李清文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发紧。作为医生,她深知信念在康复中的力量,但此刻孙阳所展现出的,远不止是信念。那是一种近乎信仰的执着,一种将自身意志强行灌注给另一个生命的、带着铁血气息的守护。那份“保家卫国”的朴素理想,不再仅仅是病房里初闻时的敬佩,此刻化作了眼前这具疲惫却依旧挺首的脊梁,这双包裹着战友冰冷手掌的、布满伤痕的手,和那几句低沉却重若千钧的命令。

白袍之下,那颗习惯冷静自持的心,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温度的悸动所充盈。那是对生命顽强韧性的敬畏,更是对这份在冰冷病房里依旧散发着灼热光芒的战友情谊与军人信念的深深动容。

她轻轻吸了一口气,没有推门打扰。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外,又看了几秒。阳光落在那两只交叠的手上,也落进她的眼底,带来一丝微弱的、却足以驱散阴霾的暖意。

然后,她转身,放轻脚步,离开了这间病房的门口。白大褂的衣角在安静的走廊里无声划过,留下一道无声的敬意和一份沉甸甸的祈盼。病房里的微光,不仅映照着两个年轻军人的羁绊,也在她心中悄然点亮了一盏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