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经之攻打灵山

第17章 战魂悟佛:公元68年金蝉子的铁血轮回

加入书架
书名:
西天取经之攻打灵山
作者:
梁山好汉123
本章字数:
2366
更新时间:
2025-07-01

公元68年,东汉永平十一年,西域边境战鼓如雷。匈奴铁骑踏碎玉门关外的黄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这支野蛮之师的阴影下,一位名叫霍云的年轻将领,正率领八百汉军在疏勒城下殊死抵抗。他身披染血的玄铁甲,长枪挑落匈奴首级时,眉间的悲悯与眼底的杀伐形成诡异的矛盾——这位被称作“铁血阎罗”的汉军校尉,正是金蝉子被贬人间的第五世化身。

霍云生来便与刀枪结缘。其父霍刚曾随班超平定西域,却在一场伏击中为保护战友力战而亡。幼年的霍云在父亲的灵前立下誓言:“若有朝一日握剑,必荡尽人间不平!”他五岁习箭,十岁演阵,十八岁便以偏将之姿随窦固出征,在蒲类海一战中单人斩敌三十,名声威震塞外。然而,与其他将领不同的是,每次战后,他都会独自为敌我双方的死者超度,甚至偷偷掩埋匈奴士兵的尸体,这怪异之举常被同僚耻笑为“妇人之仁”。

这一年,匈奴单于亲率三万骑兵突袭疏勒。霍云临危受命,仅带八百精锐据守孤城。城墙下,匈奴的投石机将城楼砸得千疮百孔;城墙内,伤兵的哀嚎与百姓的哭泣日夜不绝。霍云手持长枪立于城头,看着匈奴士兵屠戮无辜,想起了前世目睹的人间惨状,心中燃起滔天怒火。他一改往日的悲悯,指挥士兵用滚烫的桐油泼向敌军,以强弩射杀冲锋的骑兵,甚至在深夜亲率敢死队突袭敌营,手刃匈奴百夫长。那一夜,疏勒城外血流成河,匈奴的营帐在大火中化作灰烬,汉军士兵却惊恐地发现,他们的校尉在胜利后竟跪在尸堆中,泪流满面。

战争的残酷远超霍云想象。城中粮食耗尽后,老弱妇孺主动献出最后口粮,自己却啃食树皮草根。当霍云看到一个孩童将最后半块面饼塞进他手中,自己却饿死在墙角时,他的信仰彻底崩塌。他质问苍天:“若杀戮才能止杀,慈悲何用?若行善不得善终,正道何在?”恍惚间,前世在雷音寺与如来辩论的画面在脑海中闪现,他突然抓住随军的僧侣,嘶吼着询问佛法真谛。僧侣颤抖着递给他一卷《金刚经》,其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字句,如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中的迷雾。

匈奴的第二轮攻势更为猛烈。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霍云做出了惊人的决定。他命人打开城门,孤身一人骑马立于阵前,身后是八百汉军组成的人墙。匈奴士兵被这反常之举震慑,暂缓了进攻。霍云高声喊道:“杀我一人,可解你们的仇恨;屠我一城,只会种下更多恶因!”他将长枪抛向匈奴单于,转身对部下说:“今日以命换命,只为给百姓一条生路。”这一刻,他仿佛不再是铁血将军,而是那个在灵山质疑佛法的金蝉子,试图用生命诠释慈悲的真谛。

匈奴最终退兵,但霍云与八百将士全部战死。临死前,他望着漫天晚霞,手中紧攥着那卷残破的《金刚经》,嘴角竟浮现出释然的微笑。这一世,金蝉子以武入道,在血腥的战场上历经生死,终于明白慈悲不是软弱,而是敢于首面黑暗的勇气;救赎不是空谈,而是以己身承受苦难的担当。当他的灵魂再次坠入轮回时,前世今生的记忆在混沌中交织,为他即将到来的觉醒埋下了最深刻的伏笔。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