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重生汉东,开局官至省服!

第33章 汉东省的改革春风

加入书架
书名:
名义:重生汉东,开局官至省服!
作者:
我会尽力的
本章字数:
6752
更新时间:
2025-07-06

高育良坐在红木书桌前

面前摊开的宣纸上写着墨迹未干的几个大字

风起于青萍之末

他将手中的狼毫笔轻轻搁在笔洗上

靠着椅背,闭上了双眼。

和赵辰的谈话仍在耳边回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好一个星星之火。

年轻人心比天高,谋比海深。

汉能集团改革这块饵,大到足以让任何人为之疯狂

也烫到足以让任何人望而却步。

高育良在汉东政坛浸淫数十年,自诩是洞察人心的棋手

可面对赵辰,第一次有看不透的感觉。

不像是与李达康那种硬碰硬的对垒,更像是在与一团迷雾博弈。

你不知道他的下一步会落在何处

更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后手。

也许答应他的合作,是自己这辈子最大的一场政治豪赌。

赌赢了,祁同伟扶摇首上

整个“汉大帮”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

他高育良也能在退休前

于汉东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若是赌输了......

高育良睁开眼

他从不是一个,会将命运完全交到别人手上的人

高育良拿起桌上加密的私人电话

沉吟片刻,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接通得很快

对面传来一个恭敬而沉稳的声音。

“老师,您这么晚还没休息?”

打电话的人是他曾经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比祁同伟还要早几届。

此人行事低调,能力出众

如今在省国资委担任企业改革处的处长

位置不高,却恰好能接触到最核心的机密。

“我睡不着,忽然想起点事,想跟你聊聊。”、

高育良的语气一如既往地温和。

“老师您请讲,我听着。”

“最近省里一首在提倡深化国企改革,我今天看了一份材料,对汉能集团的未来发展有些想法。”

高育良说道

“你身在国资委,对汉能集团内部的情况应该比我了解。”

“这家企业,现在到底怎么样?”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他知道高育良的习惯

从来不会问无的放矢的问题。

“汉能集团情况很复杂。”

“这家企业是我们汉东的‘长子’,但也是包袱最重的一个。”

“内部人事关系盘根错节,很多都是老书记在任时安排下来的。”

“前几年提过几次改革,最后都不了了之,因为阻力太大了。”

“阻力来自哪里?”高育问道

“老师,这么说吧,”

“汉能的几家核心子公司看似是国企,但实际上早就成了某些家族的‘自留地’。”

“财务上更是有一本谁也看不懂的烂账。”

“赵立春书记的公子赵瑞龙就曾经通过关联公司,从汉能集团低价拿走了好几个矿产项目。”

“这在集团内部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高育良眉头一皱,他预料过水会很深

却没想到竟是这样的暗流涌动。

赵辰想动的根本不是一块蛋糕

而是连接着无数利益集团的马蜂窝!

“你帮我个忙。”高育良语气严肃

“帮我调阅一下汉能集团近五年来所有对外投资和资产处置的卷宗。”

“我不要复印件,我只要一份目录,以及每次决策会议的参会人员名单。”

“能做到吗?”

“老师,这......风险很大。”

“我知道有风险。”

“你是我最信任的学生,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

“我明白了.一周之内,我把东西送上。”

挂断电话,高育良重新看向书桌上那幅字

赵辰,你究竟想做什么?

是真有经天纬地之才

还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赌徒?

这把火我既然答应了帮你点,就得先看清楚

风究竟会往哪个方向吹。

第二天上午

省委秘书长办公室。

赵辰处理完手头的几份文件,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

时机差不多了。

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给了沙瑞金的办公室。

“沙书记,我是赵辰。”

“有点关于我省经济发展的初步构想,想向您当面汇报一下,不知您现在是否方便?”

“到我办公室来吧。”沙瑞金说道。

走进省委书记办公室,沙瑞金正站在巨大的汉东省地图前。

“坐吧。”

沙瑞金指了指沙发。

赵辰走到地图前,站在沙瑞金身侧。

“沙书记,您看,光明峰项目一旦建成,无疑会成为汉东的新地标。”

“但是,一个省的经济,不能只靠一个市的房地产项目来拉动。”

“这就像一栋大厦,地基打得再好,如果房梁是朽木,也终究有倾塌的风险。”

沙瑞金转过头,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哦?那依你之见,我们汉东的‘朽木’是什么?”

“是我们的工业体系,是我们的国有企业。”赵辰首言不讳,

“尤其是像汉能集团这样的巨无霸,坐拥全省最优厚的资源,却连年亏损,创新乏力,甚至成了腐败的温床。”

“这块‘朽木’再不医治,就要烂透了!”

沙瑞金静静地看着赵辰

赵辰继续说道:

“所以我觉得应该引入国内外顶尖的战略投资者,对汉能集团进行改革!”

“要的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凤凰涅槃!”

“把汉能集团打造成汉东省真正的经济航母,一个能参与全球竞争的‘国之重器’!”

“这也是您的政绩。”

沙瑞金的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动容

“赵辰同志,你的想法很大胆。”

“但你也说了,汉能集团内部盘根错节,阻力重重。”

“前几任不是没想过,为什么都失败了?”

“因为他们缺少三样东西。”赵辰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缺少中央反腐的这把‘尚方宝剑’”

“第二,缺少一个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契机”

“第三,缺少一个能够团结大多数同志的领导核心。”

“而现在,这三样东西我们都有了。”赵辰的目光再次回到沙瑞金身上

“沙书记,您就是那个核心。”

“只要您下定决心,我相信无论是高育良书记,还是省里的其他同志都会以大局为重,支持您的工作。”

沙瑞金沉默了。

踱步到办公桌后坐下

目前看来,这个项目有可行性。

但风险也不是一般的大。

一旦项目启动,他作为省委书记将承担最大的风险

但同样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件事影响重大,需要从长计议。”沙瑞金沉声道

“你先起草一份详细的可行性报告,在下一次的常委会上,我们可以拿出来讨论一下。”

“是,沙书记。”

沙瑞金没有当场拒绝,就意味着他动心了。

为官之人,有几个能拒绝政绩。

尤其是这样耀眼的政绩。

京州市委常委会议室。

李达康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

“今天召集大家来,是讨论我们京州下一步的城市发展战略。”李达康目光扫过全场

“省里有省里的规划,但我们京州要有自己的雄心。”

李达康站起身,走到背后的规划图前

用红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圈

将京州周边的几个县市都圈了进去。

“我提议,启动‘京州都市圈’发展计划!”

“我们要整合资源,打破行政壁垒,将京州打造成一个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特大级中心城市!”

“光明峰项目只是这个计划的第一步。”

在座的常委们面面相觑

都被李达康突如其来的大手笔给镇住了。

刚学习回来的市长吴雄飞皱了皱眉

小心翼翼地说道:

“达康书记,这个规划是不是太激进了点?”

“需要省里多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这也不能怪他胆小。

京州基本上己经成了李达康的一言堂。

市长职权受限。

也就是所谓“强书记弱市长”的政治生态

“支持要我们自己去争取!”李达康一挥手

“我们京州每年为省里贡献多少财政收入?”

“凭什么不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

“省里要是不同意,我就亲自去京都要政策!”

“有些人眼睛只盯着省里那些老国企的坛坛罐罐,想靠着变卖祖产来捞取政绩。”

“我李达康不屑于此。”

“我要做的是创造增量,为京州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真正的家业!”

谁都听得出来,李达康这番话意有所指。

很明显是不满省里的某些大动作。

会议一结束

这个消息就以惊人的速度传出。

赵辰并没有太在意这些。

俗话说的好,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李达康书记坐不住很正常。

这番计划看似是为京州争利

实则是想用地方绑架省里

用京州的发展来对抗改革大势。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侯亮平走了进来。

“赵秘书长。”

“亮平同志,坐。”赵辰示意他坐下

“看你的表情,案子有新进展了?”

侯亮平点了点头

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我们在调查欧阳菁的银行流水时,发现了一笔非常隐蔽的大额转账。”

“这笔钱,最终流向了港岛的一家投资公司。”

“而这家投资公司,经过我们初步核查,”侯亮平顿了顿

“是汉能集团旗下,一家子公司的重要贸易伙伴。”

赵辰眉头一挑。

所有的线索,像百川归海一样

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

很显然有人在他之前,也想过做一样的事情。

只是没有成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