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被刺杀了?"婉沅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若不是及时扶住桌角,几乎要跌倒在地。
永安帝亲自扶住她:"不必惊慌,你父亲虽然受伤,但己经脱离危险。朕己经派御医前去救治。"
婉沅强自镇定:"多谢皇上。不知父亲是在何处遇刺?"
"在扬州。"永安帝说道,"就在他查看漕运码头的时候。"
婉沅心中一凛。扬州,正是那份可疑漕运单据上印记的来源地。这绝非巧合。
"行刺之人可曾抓到?"
永安帝摇摇头:"那人行刺之后就跳入运河自尽了。但在他身上发现了一样东西。"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玉佩呈青白色,上面雕刻着一朵梅花,与苏家商标上的梅花如出一辙。
"这是..."婉沅仔细端详玉佩,突然发现在梅花的花蕊处刻着一个极小的字:「镇」。
永安帝意味深长地说:"你可认得这个玉佩?"
婉沅摇摇头:"臣妾从未见过。但这朵梅花的样式,确实与我们苏家的商标相似。"
"不仅相似。"永安帝说道,"这玉佩,正是十五年前你父亲送给一个人的信物。"
婉沅惊讶地抬头:"十五年前?那时臣妾才三岁。"
"不错。"永安帝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宫墙,"那时正值边关动乱,有人想趁机谋反。你父亲发现了这个阴谋,冒着生命危险送来密报。为了证明消息的真实性,他留下了这块玉佩作为信物。"
婉沅若有所思:"所以,这次行刺父亲的人,是当年那些谋反者的余党?"
"很可能。"永安帝说道,"这些年,他们一首在暗中活动。利用漕运和商路走私军需,暗中积蓄力量。你父亲这次去扬州,恐怕是发现了什么。"
婉沅突然想起父亲临行前给她的那封信:"皇上,臣妾这里有父亲留下的一封信,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她取出那封信,仔细研读。这次,她不再只关注商路信息,而是开始寻找更深层的含义。
很快,她发现了一些异常。信中提到的几个商品价格,明显与市场行情不符。而且,这些数字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皇上请看。"婉沅指着信中的一段,"这里说'西北茶价暴涨,每斤可达千钱'。但西北根本不产茶,茶价再高也不可能到这个程度。"
永安帝点点头:"你的意思是?"
"这个'千钱',恐怕不是在说价格,而是在说人数。"婉沅解释道,"结合其他的数字,这很可能是在暗示敌人的兵力部署。"
她继续分析信中的数字,渐渐拼凑出一个惊人的发现:有人正在边关一带秘密集结力量,而漕运和商路,就是他们运送物资的掩护。
"难怪父亲会在扬州遇刺。"婉沅说道,"扬州是漕运的重要节点,他一定发现了什么重要的线索。"
永安帝的脸色变得凝重:"这些人的胆子未免太大了。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朝廷命官。"
婉沅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皇上,臣妾有个疑问。父亲只是一个商人,为何会卷入这些朝廷大事?"
永安帝沉默片刻,说道:"这件事,还得从你祖父说起。"
"祖父?"婉沅一愣。她对祖父的印象很模糊,只知道他是个商人,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你祖父苏景山,表面上是个商人,实际上却是先帝的密探。"永安帝说道,"他利用商路的便利,为朝廷收集各地情报。后来在一次任务中不幸牺牲,临终前将这个重任交给了你父亲。"
婉沅恍然大悟:"所以父亲这些年来的低调行事,其实都是在暗中为朝廷效力?"
"不仅如此。"永安帝意味深长地说,"十五年前的边关之乱,若不是你父亲及时送来密报,只怕朕现在也不会站在这里。"
婉沅心中一震:"皇上的意思是..."
"当时朕还是太子,正在边关巡视。"永安帝说道,"叛军本想趁机除掉朕,但你父亲冒着生命危险送来消息,让朕得以及时撤离。"
他指着那块玉佩:"这玉佩,就是你父亲当时留给朕的信物。"
婉沅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会对她的入宫如此放心。原来,苏家与皇室之间早有这样深厚的渊源。
"那些叛军..."她小心地问道,"可是与定远将军有关?"
永安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你怎么会想到定远将军?"
"臣妾在整理账册时,发现了一些线索。"婉沅说道,"那些可疑的漕运记录,似乎都与定远军镇有关。而且,行刺者玉佩上的'镇'字,很可能就是在暗示这一点。"
永安帝点点头:"不错。定远将军徐焕,表面上对朝廷忠心耿耿,实际上却一首在暗中积蓄力量。十五年前的叛乱虽然失败了,但他本人却以功臣的身份全身而退。"
"所以这些年来,他一首在暗中活动?"
"正是。"永安帝说道,"他利用定远军镇的特殊地位,暗中控制了不少商路。而那些突然崛起的新商家,很多都与他有关。"
婉沅想起了什么:"难怪德妃娘娘会对御药房的药材掺假如此关注。"
"德妃的父亲,就是死在徐焕的阴谋中。"永安帝说道,"表面上是病逝,实际上却是中了徐焕派人送来的毒药。"
婉沅渐渐理清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德妃对御药房的关注,父亲的遇刺,甚至她自己的入宫,都是这个更大阴谋中的一部分。
"皇上,"她谨慎地问道,"臣妾斗胆问一句,当年的边关之乱,可是与先帝驾崩有关?"
永安帝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你果然和你父亲一样聪明。不错,先帝的突然驾崩,确实与徐焕有关。只是当时证据不足,无法将他定罪。"
"所以这次..."
"这次他们又开始行动了。"永安帝说道,"利用漕运走私军需,在边关秘密集结力量。你父亲显然发现了什么,所以他们才会对他下手。"
婉沅想起了什么:"皇上,臣妾记得在清暑阁的账册中,看到过一些关于江南税银的记录。"
"哦?"永安帝来了兴趣,"什么记录?"
"那些记录显示,有大量的税银被转移到一个叫'普济堂'的地方。"婉沅说道,"而根据臣妾的调查,这个普济堂表面上是太后的私库,实际上却可能是某个势力的资金中转站。"
永安帝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你的意思是,太后也牵涉其中?"
"这个臣妾不敢妄下定论。"婉沅谨慎地说,"但从种种迹象来看,普济堂确实有问题。那些消失的税银,很可能就是通过这个渠道,流入了徐焕的手中。"
永安帝沉思片刻,说道:"这件事非同小可。如果太后真的与徐焕有关,那么整个后宫恐怕都不太平。"
"所以皇上才会让臣妾搬到延禧宫?"
"不错。"永安帝说道,"延禧宫距离乾清宫较近,也更容易保护。而且,那里还藏着一些重要的线索。"
婉沅心中一动:"是什么线索?"
"当年你祖父留下的一些密信。"永安帝说道,"先帝将那些信件藏在延禧宫的密室中。这些年来,一首无人知晓。"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婉沅一眼:"现在,是时候让这些信件重见天日了。"
婉沅明白了皇帝的用意。让她住进延禧宫,不仅是为了保护她,更是要让她查看那些密信,找出更多的线索。
"臣妾定当竭尽全力。"她郑重地说。
永安帝点点头:"你父亲现在虽然脱离危险,但还是要小心。徐焕这个人心狠手辣,既然己经动手一次,就不会轻易罢休。"
"臣妾明白。"
"好了,朕还要去太和殿处理政务。"永安帝起身说道,"你自己多加小心。记住,在这深宫之中,每个人都可能是敌人,也可能是朋友。关键是要看清楚,谁是真正值得信任的人。"
送走皇帝后,婉沅开始整理思绪。她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会如此支持她入宫。原来,这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先帝的遗愿,更是为了继续调查这个隐藏多年的阴谋。
她取出那封信,再次仔细研读。这次,她发现了更多的线索。那些看似普通的商品价格,不仅暗示着敌人的兵力部署,还透露出了他们的行动计划。
"原来如此。"婉沅喃喃自语,"他们是想..."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德妃的贴身宫女青竹快步走了进来。
"苏贵人,德妃娘娘有请。说是关于定远将军的事。"
婉沅立刻起身。她知道,一个更大的谜团正等着她去揭开。而这次,她不仅要为父亲讨回公道,更要阻止一场可能会动摇整个朝廷的阴谋。
窗外,夜色渐深。宫墙上的更声远远传来,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而在这深宫之中,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