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日清晨的阳光似乎都比往日更明亮、更有力量。天海大学最大的报告厅内人头攒动,空气里弥漫着年轻而紧张的活力。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大赛决赛,向来是学期中最受瞩目的盛事之一。
后台准备区,“智能校园导航系统”项目组的西人围成一圈,进行着最后的检查。徐文轩作为项目负责人兼主讲人,穿着熨帖的浅灰色西装,头发精心打理过,平日里的阳光跳脱收敛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沉稳与专注。他手里拿着精简过的提示卡,最后一次默念着开场词。
张池站在他身侧,扮演着技术顾问的角色。他穿着合身的深色衬衫,气质沉静,目光快速扫过连接着演示手机的电脑屏幕,确认所有程序运行无误。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团队的一颗定心丸。
王志宇则负责设备保障和现场互动演示。他深呼吸着,努力平复因激动和些许紧张而微微颤抖的手指,反复检查着几台用于路测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电源、网络连接和AR功能启动状态。吴昊一如既往地守在电脑前,如同掌控全局的指挥官,监控着后台数据流和演示程序的稳定性,确保万无一失。他甚至还准备了一个备用方案的小程序,以防演示时出现突发状况。
“设备OK!”
“程序运行稳定,冗余备份启动正常。”
“开场词…没问题了。”
“路测脚本最后确认完毕。”
西人目光交汇,无需多言,彼此眼中都充满了信任和必胜的决心。这不仅仅是为了比赛名次,更是对他们数月来心血、智慧与团队协作的最终检验。
决赛正式开始。聚光灯打在台上,徐文轩从容地走到台前。他的开场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以一个新生在庞大校园迷路的真实小故事切入,瞬间抓住了评委和观众的心。他清晰地阐述了项目的初衷——用技术解决校园空间认知的痛点,提升师生体验。
紧接着,大屏幕上流畅地播放起由王志宇精心剪辑的演示视频,展示了导航系统在复杂教学楼、图书馆密集书架区、以及人流量巨大的食堂周边等“刁钻”场景下的优异表现。AR实景路径叠加、语音提示、实时人流热力图规避拥堵路线…每一个功能点都首击用户需求,技术实现也讲解得深入浅出。
进入现场演示环节,王志宇深吸一口气,走到台前。他随机邀请了一位现场观众(恰好是一位刚入学不久的新生)参与路测。目标地点设定为“藏在人文学院老楼深处、极少人知道的校史陈列室”。
在全场目光聚焦下,王志宇引导着新生启动APP。清晰的AR箭头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叠加在报告厅的实景上,指向出口方向。走出报告厅,进入错综复杂的校园路径,系统指引精准而及时。当遇到一处因临时活动人流激增的区域时,系统立刻弹出提示并自动规划了更优的绕行路线。最终,他们精准地停在了那扇不起眼的校史陈列室门前,全程耗时比预估还短了半分钟!
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惊叹声。那位新生更是兴奋地对着镜头说:“太神奇了!没有这个我绝对找不到!谢谢学长!”
王志宇回到台上,脸颊因激动和成就感而泛红,他看向队友们,露出了如释重负又无比自豪的笑容。吴昊在台下对他微微点头,镜片后的眼神带着赞许。
答辩环节由徐文轩和张池共同应对。评委的问题既有技术深度(算法效率、定位精度保障、数据隐私安全策略),也有商业拓展潜力(盈利模式、校外场景应用可能性)。徐文轩负责宏观阐述和商业逻辑,回答自信、条理清晰,展现了超越年龄的商业嗅觉和表达能力。张池则负责解答核心技术细节,他的回答严谨、专业,逻辑缜密,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原理,充分展示了其扎实的学术功底。两人配合默契,互为补充,将项目的技术壁垒和实用价值阐述得淋漓尽致。
评委席上频频点头,观众席上也充满了赞许的目光。走下讲台时,西人互相击掌,紧绷的弦终于稍稍放松,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并肩作战后的酣畅淋漓感油然而生。
“太棒了!”徐文轩用力搂了一下张池的肩膀,又拍了拍王志宇和吴昊,“大家完美发挥!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做到了最好!”
等待最终结果公布的间隙,西人坐在选手区,享受着片刻的轻松。王志宇还在回味刚才演示时的兴奋,叽叽喳喳地和吴昊讨论某个小细节。徐文轩则靠在椅背上,侧头看着张池,低声说:“刚才你讲技术核心的时候,帅得让我分心了。”
张池耳根微热,回了他一个无奈又带着点纵容的眼神。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出现在选手区入口,朝他们张望。是王志宇的母亲王女士,身边还跟着一位穿着得体、气质干练的中年女士。王志宇瞬间瞪大了眼睛,有些紧张地站了起来:“妈?您怎么来了?”
王女士脸上带着笑容,没有了之前的忧虑和反对,反而有种骄傲和释然:“我们提前结束了工作,赶过来看决赛。这位是李总监,我们事务所的技术顾问。”
李总监微笑着伸出手:“你们好。刚才的演示非常精彩!尤其是AR实景引导和动态路径优化,思路非常巧妙,实用性和技术前瞻性都很强。”
王志宇受宠若惊,连忙介绍队友。王女士看着儿子在台上自信引导、在台下与优秀伙伴侃侃而谈的样子,眼神柔和而欣慰。她对徐文轩和张池说:“谢谢你们带着志宇做这么有意义的事。之前…是我和他爸爸太狭隘了,只盯着他的‘专业’,忽略了他的兴趣和成长。看到他能和你们这样的伙伴一起,做出这么棒的东西,我们真的很高兴。”
这个来自家庭的认可,比任何奖项都更让王志宇感到温暖和踏实。他看向母亲,眼眶有些发热。徐文轩和张池也由衷地为志宇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