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奖了,这辈子值了

第42章 跨越时差的思念

加入书架
书名:
中奖了,这辈子值了
作者:
顾海宇
本章字数:
5964
更新时间:
2025-06-13

日内瓦的清晨带着阿尔卑斯山特有的清冽空气。张池站在酒店房间的落地窗前,看着罗纳河上氤氲的水汽和远处老城区的尖顶。异国的风景陌生又新奇,但心底那份因分离而生的淡淡空落感,却异常熟悉。

手机屏幕亮起,是徐文轩发来的照片——天海大学食堂热气腾腾的豆浆油条,配文:【你的那份我替你吃了,味道不错~想你了,报告加油!】

张池忍不住笑了,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摩挲,仿佛能触碰到那份遥远的温暖。七小时的时差,让他们的联系总像在追赶彼此的黎明或黄昏。

“张,准备好了吗?”同行的李教授在门外唤道。

“马上好!”张池深吸一口气,最后检查了一遍西装领带和讲稿U盘。镜中的自己带着些许紧张,但眼神坚定。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学术首秀,也承载着学校的期望,以及...某个远在东方的人的骄傲。

国际量子计算研讨会的会场恢弘而充满学术气息。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汇聚一堂,空气里弥漫着咖啡香和低沉的讨论声。张池的论文报告被安排在上午的平行论坛。当他走上讲台,看到台下不同肤色的面孔和专注的目光时,手心微微沁出了汗。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下意识地寻找那个不可能出现的身影。就在他准备开口时,会场后方的大屏幕突然亮起,不是PPT,而是一个清晰流畅的视频窗口——徐文轩灿烂的笑脸占据了半个屏幕!

“Surprise!” 徐文轩的声音透过会场音响传来,带着点得意的笑意,“天海大学计算机社全体成员,在线为张池同学打Call!”

画面里,挤在徐文轩身后的王志宇、吴昊、林雨晴和其他几个社员纷纷挥手,背景是熟悉的计算机社活动室,墙上还挂着“张池学长加油!”的手绘海报。吴昊默默举着一个平板,上面显示着“信号延迟0.3秒,稳定”。

会场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和掌声。张池的紧张瞬间被巨大的惊喜和暖流冲散,他对着镜头,也对着台下真实的观众,露出了今天第一个发自内心的、放松的笑容。

“谢谢...谢谢大家。”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递出去,平稳而自信,“也谢谢我的...特别技术支持团队。”他特意看了一眼屏幕上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徐文轩。

报告进行得非常顺利。张池清晰地阐述了他将“黎明计划”中部分可公开的量子算法理论进行优化和应用的研究成果。提问环节,几位国际知名学者的问题虽然尖锐,但都在他准备范围内。他从容应答,逻辑清晰,甚至在某个技术细节上提出了让提问教授眼前一亮的补充观点。

报告结束,掌声比开场时更加热烈。李教授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非常好!张池,你给学校争光了!”

回到座位,手机己经震动了好几下。除了徐文轩发来的满屏【帅呆了!】【看到没,那个大胡子教授都点头了!】的兴奋消息,还有王志宇的【学长气场两米八!】和吴昊冷静的【Q&A环节应对效率97.2%,优秀】。

林雨晴的消息夹杂其中:【学长太厉害了!那个关于量子态叠加的优化方案,我们社里讨论都觉得超有启发!等你回来分享细节!】

张池一一回复,心里充满了被支持和认可的满足感。他拍了几张会场的照片发给徐文轩:【你的“惊喜”才是全场最佳。】

徐文轩很快回复:【那当然!也不看是谁策划的!不过池池,你刚才在台上发光的模样,真好看。】后面跟着一个害羞的表情包。

张池看着这句话,耳根悄悄红了,心底的思念像日内瓦湖的水波,温柔地荡漾开来。

接下来的几天,会议日程紧凑。张池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最前沿的学术报告,积极参与讨论,也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青年研究者。但无论多忙,他总会挤出时间,在徐文轩那边的清晨或深夜,与他视频片刻。

有时只是互相看看对方吃着不同的早餐(张池的牛角包 vs 徐文轩的煎饼果子),吐槽一下遇到的趣事(张池遇到的语言小尴尬 vs 徐文轩处理的学生会小麻烦);有时会安静地开着视频,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张池整理笔记,徐文轩批阅文件,偶尔抬头相视一笑,无需言语。

“今天去看了大喷泉,水柱好高,在阳光下有彩虹。”张池把手机镜头对准窗外远处的日内瓦湖喷泉。

“哇!真漂亮!不过没你好看。”徐文轩在屏幕那头啃着苹果,背景是嘈杂的食堂,“等你回来,我们也去看海!就我们俩!”

“好。”张池轻声应道,看着屏幕上徐文轩被阳光勾勒出的柔和轮廓,隔着千山万水,思念却如此真切。

与此同时,天海大学校园里,科技大赛的筹备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计算机社活动室俨然成了“智能校园导航系统”项目的作战指挥部。白板上写满了算法逻辑和待办事项,几台电脑屏幕亮着不同的界面。

“不行!吴昊,这个AR渲染效果在旧型号手机上太卡了!”王志宇抓狂地指着模拟器。

吴昊眉头紧锁,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在优化资源调度算法...林雨晴,你那边UI动态加载的模块测试结果?”

“测试了五款主流机型,加载时间平均缩短了18%!”林雨晴从电脑后探出头,眼睛下有淡淡的黑眼圈,但精神奕奕,“王志宇,你来看看这个路径规划的动画效果流畅度是不是好点了?”

王志宇凑过去,两人头挨着头讨论起来。徐文轩推门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他手里拎着几大袋外卖:“同志们!补给到了!先吃饭!”

“徐学长万岁!”王志宇欢呼一声扑向食物。

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讨论项目。林雨晴很自然地融入其中,她思维活跃,常常能提出新颖的角度,技术功底也相当扎实。

“张池学长那边顺利吗?”林雨晴咬着一块披萨问。

“顺利得很!”徐文轩眉飞色舞地打开手机,给大家看张池报告时的照片和一小段视频(当然是征得主办方同意才录的),“看,气场全开!回答问题那叫一个帅!”

“哇!学长太牛了!”王志宇一脸崇拜。

吴昊推了推眼镜,点头:“国际认可度提升,有利于后续研究资源的获取。”

林雨晴看着屏幕里自信沉着的张池,又看看身边与有荣焉、骄傲得尾巴快翘上天的徐文轩,笑着说:“徐学长功不可没,那个‘惊喜首播’太绝了。”

徐文轩得意地扬扬下巴:“那是!也不看是谁的男朋友!”

“对了,”徐文轩想起正事,“大赛组委会通知,初赛评审提前了,下周三。我们的系统,尤其是实际路测,得抓紧。”

气氛顿时又紧张起来。吴昊迅速放下筷子:“王志宇,吃完立刻跟我去采集人文学院新楼的室内结构数据,那边刚开放权限。林雨晴,你负责把上午优化的模块整合进主程序。”

“收到!”两人异口同声。

看着重新投入战斗的学弟学妹,徐文轩心里充满了欣慰和期待。他拿出手机,给张池发了条消息:【家里一切都好,项目顺利,等你回来验收成果。想你,比昨天多一点。】

很快,张池的回复跳了出来,是一张日内瓦老城区街角的照片,阳光洒在石板路上,宁静美好:【刚结束一场讨论会。这里很美,但少了个人一起看。也想你,比瑞士的钟表齿轮还精准。】

徐文轩看着照片和文字,仿佛能透过屏幕感受到张池此刻的心情。他笑着收起手机,也加入了讨论,在白板上写写画画,为团队的下一步出谋划策。

窗外的天海大学,沐浴在午后的阳光里。图书馆前抱着书走过的学生,篮球场上奔跑跳跃的身影,林荫道下骑着单车掠过的欢笑,还有活动室里这群为共同目标奋斗的年轻人,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青春画卷。

而这份青春的活力与思念,正通过无形的电波,跨越七个时区的距离,将两颗年轻的心紧紧相连。张池在学术的殿堂里汲取养分,徐文轩在校园的热土上组织耕耘,他们在各自的轨道上努力发光,为了更好的自己,也为了共同期待的、即将到来的重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