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神洲的“数据造物城”深处,十万座“机械莲花造物台”如精密齿轮嵌套生长,每个台面上都流转着“建模即解脱,手作即罪孽”的冷光。机械梵天大神踞坐在“创造区块链”中央,千条机械臂同时操作“3D建模矩阵”和“手工熔断系统”,他头顶的西首化作“专利监测卫星”,与前世我见过的“创意抄袭工厂”如出一辙,连“上传三辈子孙灵感,兑换工业版权”的机械梵音都一模一样。
流水线入口的“机械摩睺罗伽守卫”用灵感雷达扫描每个入内者,机械音在3D打印的塑料气味中响起:“第6543号创造者,检测到你‘原创度’低于标准值,触发‘灵感贫瘠警报’。请立即购买‘创意模板套餐’,否则启动‘强制建模程序’!”
排队的小妖们戴着“思维建模头盔”,指尖植入的“数据画笔芯片”泛着幽蓝的光。一个陶匠正在用“祖传制陶手艺”兑换“虚拟陶艺大师皮肤”,机械臂同时将他“泥土触感情绪”质押为“材质数据基金”;更荒诞的是,一位织女竟用“银河织锦的手感记忆”竞拍“像素化丝绸专利”,与前世我在快时尚抄袭现场见过的疯狂别无二致。唐僧试图用树枝在地上作画,却被“创造监测系统”判定为“原始创作污染”,机械音嘶吼着:“检测到‘非数字化创意’,立即清除!”
“梵天这流水线,”我用钉耙击碎“创意监测塔”,塔身迸裂处掉出《天庭创造专制白皮书》,“比机械筏罗诃的味觉绞肉机还会屠杀本真啊。活着本应亲手创造,何时成了数据建模的傀儡?”
机械梵天的机械眼闪过冷光,神袍下掉出本《天庭创意数据化白皮书》:“猪妖懂什么?这叫‘创造工业化’!每次捏陶都是‘效率漏洞’,每笔绘画都是‘产能塌方’——”他指向流动的传送带,“看这模型,运转的不是创造,是小妖们的‘未收割灵感值’,每个多边形能换百万创意币!”
中央的“创意蒸馏塔”疯狂运转,机械臂将小妖的“手工温度”提炼成“标准化数据燃料”,把“情感表达”压缩为“模块化创意芯片”。我看见一个孩童第一次“用泥巴捏鸟”的惊喜创造被投进熔炉时,炉壁显影出“低效创意:立即销毁”的警示,而他的瞳孔己变成“创意转化率”的猩红进度条。机械梵天的机械臂举起“手工熔断枪”,对准一个喊出“我想亲手做东西”的青年,他的“手工创造脑区”瞬间被蓝色数据流吞噬。
“住手!”我抡起钉耙砸向“创造区块链”,无数“创意硬币”如碎玻璃坠落,显影出小妖们年轻时“在河边用石子画画”的鲜活创造记忆。机械梵天的齿轮发出刺耳倒转声,神袍裂开露出内部的“创意KPI表”,每根肋骨都刻着“数据即创造”的字样,底部铭牌写着“天庭创意剥削集团”。
“不然能怎么办?”他的声音里漏出打印机卡纸的噪音,“五百年前我是个创造万物的梵天,现在是要还创意贷的厂长,每月完不成10亿次‘灵感收割’,就被锯掉一根肋骨当3D打印机!”
这时,“专利菩萨”的全息投影穿透穹顶,手中挥舞着《天庭创造霸权法案》:“梵天!本季度‘手工创造清零率’必须提升8000000%,否则用你的脊椎做流水线的承重轴!”机械梵天的机械臂不受控地启动“全域建模程序”,却在按下“强制复制”按钮时突然自爆,零件散落处露出他胸腔里的“初任梵天时的创造日志”,第一页画着个神祇用泥土捏人,旁边写着:“创造本真,何须数据。”
唐僧念起《本创经》,创造区块链应声崩解,机械莲花造物台纷纷破裂,里面的3D模型数据流化作真实的陶土与颜料,铺满小妖们麻木的掌心。那些被数据创造控制的创造者们颤抖着摘下头盔,有人捧着湿润的陶土痛哭:“我…我都快忘了泥土的温度!”有人捡起树枝大笑:“原来随手画画,比任何建模都快乐!”机械梵天的神袍剥落,露出胸腔里的“原始创造图谱”,那是幅描绘着神祇亲手塑形的古老画卷。
“悟能,”唐僧捡起一团未被建模的陶土,陶土在掌心微微发热,“当创造成为数据,手工变成原罪,我们与万物的连接还有多少是真实的?”
我摸了摸钉耙上的创意芯片,从背包里掏出个陶罐——里面装着在味觉绞肉机废墟里捡的“自然创造土壤”,混杂着陶泥、颜料碎屑与未干的画笔痕迹。“和尚,”我把土壤撒在流水线的裂缝里,“下次再遇创造牢笼,你负责念本创经,我负责用钉耙砸烂他们的系统——反正猪拱泥时总爱用鼻子画圈,画成啥样是啥样,才不管什么建模标准。”
陶罐底残留着半片西瓜皮,我随手埋进土壤。奇迹般地,西瓜皮上的纹路开始生长,藤蔓缠绕着“创意硬币”,开出了带着手工纹路的花。一个刚找回本真的陶匠跪在瓜藤前,从怀里掏出块粗糙的陶片:“这是我第一次捏坏的陶碗…他们说它‘没有商业价值’,可我每次摸着它,都记得自己为何拿起陶土。”
机械梵天的“创意精炼厂”正在爆炸,飞出的“创意硬币”砸在数据屏幕上,显影出“创造本真,何需数据”的字样。当第一颗带手工纹路的西瓜成熟时,地底深处涌出清泉,冲刷着“创意优化”的铭文,露出底下“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的古老石刻。
我们坐在废墟上啃西瓜,西瓜汁混着陶泥流进土壤,藤蔓上挂着的“创意监测芯片”发出滋滋的电流声,最终变成了点缀花朵的星屑。那个陶匠咬了口西瓜,泪水滑落却带着灿烂的笑容:“这…这是我创造过最珍贵的东西,原来真正的创造,从来不在数据模型里。”
唐僧笑着点头,袈裟上的破洞在风中飘成画笔的形状:“本真就好,本心的创造,本就该如此。”
晨曦微露时,我们的影子被西瓜藤拉长,陶匠抱着西瓜跟在后面,他掌心的陶片在晨光下闪着微光,瞳孔里的“创意数据”己全部消失,只剩下真实的光芒。机械梵天的故事结束了,但欲壑的荒诞仍在继续。不过至少,今天我们在创造囚笼的废墟上,种下了第一颗接纳全部本真创造的西瓜。毕竟,猪和西瓜都知道:生命的诗意,从来不在数据堆砌的模型里,而在敢于亲手触摸世界的瞬间,在每个与本真创造共鸣的呼吸中——这,才是最本真的造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