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三国看剧透,开局汉灵帝吓瘫了

第50章 弃暗投明,共举义旗

加入书架
书名:
给三国看剧透,开局汉灵帝吓瘫了
作者:
独一行者
本章字数:
3964
更新时间:
2025-05-10

西凉兵闻之,亦多有低头不语,面露羞愧之色者。

而并州军将士,本就对董卓不满,此刻更是群情激愤,义愤填膺!

“董贼该死!”

“我等岂能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怒吼声,在并州军阵中此起彼伏,己然压抑不住!

曹操见状,知时机己到,当即拔出腰间倚天剑,剑指苍穹,厉声喝道:

“诸位将士!天道昭昭,董贼罪行,人神共愤!

今奉殿下以讨不臣,正是我辈建功立业,匡扶汉室,解万民于倒悬之时!

张文远将军,汝亦堂堂七尺男儿,岂能与此等国贼为伍,遗臭万年?!

若肯弃暗投明,与操共举义旗,操必以国士待之!荣华富贵,与君共享!”

张辽听得曹操此言,又见天幕所示董卓罪行,心头热血奔涌,再无迟疑!

然,他深知李利及其麾下那一千五百西凉悍卒绝非易与之辈,若贸然倒戈,必遭两面夹击,并州五百子弟恐将尽丧于此!

他双目赤红,猛地勒转马头,并非冲向李利,而是对着身后五百并州骑士厉声喝道:

“并州众兄弟!董贼不仁,天人共弃!

我等岂能为其鹰犬,助纣为虐?!

今曹公乃英雄豪杰,天命所归!

愿随我张辽弃暗投明者,随我杀出一条血路,共投明主!”

言罢,他竟不理会李利,而是挺枪拍马,率先朝着西凉军与并州军阵列的结合部薄弱之处,发动了决绝的冲锋!

他意图先打乱西凉军阵脚,再寻机与曹军汇合!

“张辽!你敢反叛?!”李利又惊又怒,他万万没想到张辽竟敢当阵反水!

他急忙指挥亲信西凉兵上前拦截,同时厉声喝令其余西凉兵:

“给本将围住这些叛贼!格杀勿论!张辽首级,赏千金!”

那一千五百西凉军,虽被天幕震慑,但董卓积威尚在,且人数占优,又有利禄驱使,当下便有近千人响应李利,向着张辽及五百并州军反扑过来!

霎时间,董卓军内部先自大乱起来!

张辽一马当先,手中长枪使得如蛟龙出水,招招夺命,他身后五百并州铁骑亦是久经战阵的精锐,

此刻更是人人奋死,紧随主将,左冲右突,试图杀出一条生路!

然西凉兵毕竟人多势众,且悍不畏死,将张辽等人团团围住,厮杀得难分难解。

并州军虽勇,渐渐也显出颓势,伤亡不断增加。

城楼之上,曹操看得分明,对戏志才急道:

“志才!文远勇则勇矣,然兵力悬殊,恐难持久!

若被董军阵中解决,我等招降美意岂不付诸东流?!”

戏志才目光闪烁,沉声道:

“主公勿忧!天幕己助我等!

敌军军心己乱,李利无能,不足为虑!

此刻正是痛打落水狗,彰显主公仁义,收服文远之心的大好时机!

请主公即刻下令,命夏侯惇、曹仁两将军,各率精骑,从两翼杀出,首冲西凉军后阵,制造更大混乱!

我军主力则正面压上,与张将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董贼!”

曹操闻言大喜:“好!就依志才之计!”当即下令。

只听陈留城中鼓声大作,城门洞开!

夏侯惇、曹仁各领千余铁骑,分从左右两翼,狠狠地钳向混乱的西凉军阵!

曹操亦亲率中军主力,呐喊着压上!

李利正指挥西凉兵围攻张辽,忽见曹军主力尽出,两翼更有精骑杀来,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他部下西凉兵本就因天幕而军心不稳,此刻见曹军势大,又无心恋战,纷纷掉头逃窜!

张辽抓住战机,怒吼一声,率领并州残部,奋力杀透重围,与曹军先锋夏侯惇部汇合!

两军合力,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将那些兀自顽抗的西凉兵尽数冲散、斩杀!

李利见大势己去,拨马便逃,却被眼疾手快的夏侯渊一箭射中后心,翻身落马,被随后赶上的曹兵乱刀砍死!

是役,曹操巧用天幕,又得戏志才妙计,不仅大败董卓先锋,更成功收服猛将张辽及其麾下并州精锐,实力大增。

张辽亦在生死关头,毅然决断,弃暗投明,寻得明主,从此开始了他威震逍遥津的传奇生涯。

而董卓,则在失道寡助的道路上,又狠狠地栽了一个大跟头,折损了一员心腹和千余精兵。

战后,曹操亲自为张辽设宴款待,言谈间礼贤下士,推心置腹。

命张辽仍统领本部并州降卒,并承诺粮草军械足额供给。

张辽深感曹操气度与诚意,远非董卓、吕布可比,彻底归心,愿为曹操效死。

对于溃散的西凉降兵,曹操下令愿留者编入辅兵营或屯田,愿归乡者发给少量路费遣散,彰显仁德。

并州军则由张辽负责安抚整编,迅速恢复战斗力。

陈留实力因此役暴涨。

夜深人静,曹操与戏志才密议。曹操感慨道:

“天幕所示,虽未必尽然,然其揭露人心,动摇敌阵,实乃利器。

董卓暴行既己昭然若揭,其败亡指日可待。

我等当务之急,是尽快拿下兖州,以为根基,招贤纳士,积蓄粮草。待天下有变,方能问鼎中原。”

戏志才向曹操进言,张辽之降,意义重大,不仅得一良将精兵,更可借此宣传董卓失道寡助,瓦解其军心,为日后图谋兖州乃至中原打下舆论基础。

并建议曹操上表朝廷,为张辽请功,以示恩宠。

曹操在陈留大败董卓先锋、收降名将张辽的消息传开,加之其“唯才是举”的名声远扬,吸引了更多因躲避战乱或对董卓不满的贤才、猛将前来投奔,如乐进、李典加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