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炮轰大清,洋人必须死
首页 > 历史小说 > 历史炮轰大清,洋人必须死

历史炮轰大清,洋人必须死

9.5分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历史
15.31万字 5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主角: 324、 321
作者:李小荣 更新至:这一切都是通往地狱的标记 更新时间:2025-05-04 03:37:21
更新时间:2025-05-04 03:37:21
15.31万字 5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40章节)

简介

周峰带着个残次品系统穿到晚清,每兑换一袋粮食就咯血,每解锁一条情报就减寿。 "换!都换!" 他咳着血组织起义,瘸着腿联络志同道合者。抗战时用半条命换来日军布防图,交给穿灰布军装的"同志们"。 1948年深秋,病榻上的他颤抖着兑换最后一条情报。 "交给...戴八角帽的人..." 次年春天,长江北岸的战士们在传阅一份染血的地图。 ——他至死没能看到红旗漫卷,但火种早已燎原。 (非正统革命史,一个"同路人"的悲壮抗争)

第一章 我穿越到了大清。

这本书写的可以带脑子看。

有些关键吏是不敢写,所以只能用其他的来代替。

你们感兴趣的可以给你们稍微讲讲。

"日历马!"

周峰猛地从硬板床上弹坐起来,额头上的冷汗顺着太阳穴滑落。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又低头看向身上那件皱巴巴的靛蓝色粗布褂子,手指触到胸前那条细长的辫子时,整个人如遭雷击。

"这还是21世纪吗?"他喃喃自语,声音在空荡荡的土坯房里显得格外刺耳。

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夹杂着金属碰撞的脆响。周峰踉跄着扑到窗边,透过糊着油纸的窗棂缝隙,看见一队穿着号衣的清兵正策马而过,扬起漫天黄尘。远处隐约可见灰蒙蒙的城墙轮廓,城楼上飘着几面褪色的龙旗。

"首接干到清末了!"周峰一拳砸在土墙上,指关节传来的剧痛让他确信这不是梦境。墙角那盏油灯还在冒着黑烟,空气中弥漫着煤灰、马粪和某种腐朽木头混合的古怪气味。

他转身环顾这间不足十平米的陋室:斑驳的土墙上贴着几张发黄的《申报》

,木桌上摆着个缺口的粗瓷碗,床底下露出半截沾满泥土的布鞋。最显眼的是挂在门后的那顶红缨凉帽,帽檐上积了厚厚一层灰。

"这合理吗!"周峰突然笑出声来,笑声里带着几分歇斯底里。他摸索着从腰间摸出个绣着"福"字的荷包,倒出几枚带着绿锈的铜钱和半块硬得像石头的窝头。

周峰盯着门闩上晃动的阴影,突然意识到——1900年8月14日,这不正是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的日子?

清末

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时代。

京城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像一块浸满煤烟的破布。周峰站在胡同口,看着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在泥泞中翻找着能吃的野菜根。

远处传来教堂的钟声,与报国寺颓败的飞檐形成刺眼的对比。

"光绪二十六年..."他掰着手指计算,指甲缝里积满了黑泥。这个年份在他脑海中炸开——八国联军正在天津登陆,紫禁城里的老佛爷还在做着"刀枪不入"的美梦。

也是整个龙夏大地,最为憋屈悲情的时代。

东交民巷的洋楼修得比城墙还高,红砖尖顶在夕阳下像一把把染血的刺刀。

周峰亲眼看见一个外国军官用马鞭抽打拉车的苦力,周围十几个带刀的衙役却低着头快步走过

茶馆里说书先生正讲到邓世昌撞沉吉野,说到激动处突然噤声——两个戴白帽的印度巡捕正挨桌收"治安税"。

但实际上只有几个没落书生在前,

大多数国人都还是非常麻木的他们只会在那里嘿嘿笑。

外部~

洋人横行!

曾经是绕到过租界的地方。

法国兵搂着浓妆艳抹的姑娘招摇过市,酒气熏天地唱着《马赛曲》。他们腰间别着的转轮手枪擦得锃亮,靴跟上的马刺在青石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药铺门口贴着告示:"即日起,洋药优先供应,华人需持领事馆批条"。

一系列对洋人的作战失败。

周峰在当铺的废纸堆里翻到半张《申报》,上面记载着大沽炮台的战况:"...各炮台相继失守,

罗荣光总兵吞金殉国..."墨迹被雨水晕开,像极了未干的血泪。

茶馆里有人低声议论,说聂士成的肠子被炮弹炸出来还坚持冲锋,最后被外国人的机关枪打成了筛子。

一条又一条屈辱的条约,被洋人强制签订。

路过总理衙门时,周峰看见几个英国外交官趾高气扬地走出来,

随从捧着的檀木匣子里露出烫金条约的一角。围观的人群中,一个穿长衫的老秀才突然跪地痛哭:"《南京条约》赔两千一百万,

《马关条约》赔两亿两,这回怕是要把国库都掏空了啊!"话音未落就被衙役用水火棍打掉了两颗门牙。

周峰站在破败的胡同口,望着远处东交民巷方向升起的黑烟。

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混杂着马粪、煤灰和血腥气。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蹲在墙角,争抢着一块发霉的窝头,其中一个瘦得皮包骨,眼睛却亮得吓人,死死盯着周峰腰间的荷包。

"滚开!"突然,一声呵斥从街角传来。

周峰转头,看见两个印度巡捕——红头巾、黑脸膛,手里拎着包铜的警棍,正驱赶着几个挑担的小贩。其中一个老人动作慢了半拍,立刻被一棍子抽在背上,闷哼一声跪倒在地,筐里的萝卜滚了一地。

"妈的,洋人的狗也敢这么狂?"周峰下意识攥紧拳头,却被身后一只枯瘦的手拉住。

"后生,别惹事……"一个缺了门牙的老头低声道,"那是英国人的巡捕,打死人都不用偿命的。"

周峰咬牙,看着那两个印度人耀武扬威地走远,而周围的百姓只是低着头,默默绕开。

洋人的天堂,华人的地狱

傍晚,周峰走进一家茶楼。

刚进门,就听见一阵哄笑。二楼雅座里,几个洋人军官正搂着浓妆艳抹的女人喝酒,桌上摆着烧鸡、火腿,还有半瓶法国红酒。

而楼下的大堂里,几个苦力模样的男人蹲在角落,就着凉水啃硬得像石头的杂粮饼。

"听说了吗?昨儿个德国兵在前门大街开枪,打死了个卖糖葫芦的。"邻桌有人低声道。

"为啥?"

"说那老头挡了他们的马车……"

"官府不管?"

"管?德国领事扔了十两银子,县太爷还赔笑说‘死个老头而己,洋大人别往心里去’……"

周峰听得胸口发闷,猛地灌了口粗茶,却呛得咳嗽起来。

特权与屈辱

夜里,周峰躺在硬板床上,听着远处传来的教堂钟声。

——那是法国人建的圣母堂,钟声每天准时响起,而京城的佛寺道观却大多破败不堪。

——洋人的医院只收洋人和有钱的华人,穷人生病?等死吧。

——洋人的银行开在最繁华的街市,而中国的钱庄却一家接一家倒闭。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