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从新皖系开始崛起

第65章工兵师基建狂魔的基础

加入书架
书名:
抗战之从新皖系开始崛起
作者:
天门客
本章字数:
4556
更新时间:
2025-05-29

在段府内,众人就军事和行政两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经过集思广益的商议和辩论,最终确定了相关的发展框架。这个框架将成为未来工作的基础,后续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补充和修改。

随着初步共识的达成,现场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大家开始闲聊起来,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

话题从政治到文化,从军事到经济,无所不包,一时间笑声和交谈声此起彼伏。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一首到深夜,这场接风宴才落下帷幕。众人在欢声笑语中道别,真正做到了宾主尽欢。

为了确保这些重要人物的安全,白崇生特意安排了军队护送他们回家。

每一支队伍都由经验丰富的士兵组成,他们小心翼翼地护送着这些贵宾,首到将他们安全地交给家人后才离开。

毕竟,这些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果有个什么闪失,那将是国家的巨大损失。

次日,众人纷纷开始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他们在各自的部门里,根据前一天确定的发展框架,进行相关的新政完善和补充工作。

丁辰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于推进新政的实施,而是把精力用在了军事改革上。

毕竟,在一个国家中,军事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正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一支忠诚可靠的军队作为依仗,再完美的政策也都如同空中楼阁一般,无法真正落地生根。

因此他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一领域。

此时,丁辰炎与蒋方震、白崇生、老段、老冯以及曹仲珊等一众军事专家和将领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军队的组织结构、训练方法以及装备更新、思想教育等关键问题。

他们都清楚,只有打造出一支强大而忠诚的军队,才能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激烈的讨论中,丁辰炎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想法和建议,得到了与会者们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紧接着,丁辰炎等人便开始付诸实践。

一方面加紧对现有军队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和作战水平,同时确保其忠诚度以及知道为何而战;

另一方面,丁辰炎等人决定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扩编,计划将军队规模初步扩充到 50 个师。

在这 50 个师中,有三个师显得格外特殊。经过几人的讨论,决定将这三个师命名为“工兵师”。

这三个工兵师的主要任务是与凌竹明、邝景扬、徐文炯等工程专家紧密合作,全力投入到铁路和公路等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中。

交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希望通过这些工兵师的努力,能够改善国家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的同时可以更便于各地间的交流。

另外,工兵师也将承担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当然,他们主要从事一些相对安全区域的路段施工。

这样一方面是培养相关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是尽量保护他们的安全。

至于那些比较危险的路段,暂时就交给沙俄的那些俘虏来做,未来还会有其他战俘会被安排进来,至于优待俘虏,那自然是得优待,老子都把他们改造成勤快的人了,还不算优待嘛。

就在此时,丁辰炎面带微笑地看向蒋方震,询问道:“工兵师这边,您认为由谁来担任师长一职更为合适呢?”

蒋方震略微沉思了一下,脑海中迅速闪过几个可能的人选,但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发现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合适人选。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建议:“要不就让凌竹明、邝景扬和徐文炯这三位来担任名义上的师长吧。毕竟,他们在这方面都称得上是专家,有他们亲自指导,应该会好一些。至于实际的训练工作,可以交给副师长和政委来负责,而师长主要负责自己的设计以及施工指导就足够了。”

丁辰炎听完蒋方震的建议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样安排倒也未尝不可,暂时先按照这个方案执行吧。等以后有了更合适的人选,再做相应的调整。那么,关于副师长和政委的人选,你们有什么推荐的吗?”

白崇生听后回答道:“副师长的人选,我认为陈辞休、张树堂和邓泽胜都比较合适。至于政委的人选嘛,可以考虑罗友青、傅仲翰和余汉齐。他们都是陆军军校毕业的,而且是最早一批加入皖省军队的,经过思想教育后,应该是比较可靠的。”

丁辰炎听完白崇生的话后,微微点头表示同意,然后说道:“嗯,那就按照你说的这样安排吧。

工兵一师的师长由凌竹明担任,副师长是张树堂,政委则是罗友青。目前他们主要负责蚌埠到庐江的铁路和公路建设工作。兵源方面,可以在现有工程队的基础上进行扩编。”

工兵二师师长邝景扬,副师长邓泽胜,政委傅仲翰,他们负责庐江至安庆的铁路公路建设。兵源方面,除了以现有的工程队为基础进行扩编外,还特别从草原调拨了三千名沙俄俘虏,这些俘虏将被用于危险地段的施工,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工兵三师师长徐文炯、副师长陈赐休和政委余汉齐也肩负着重要使命。

他们负责的库伦至京师的铁路公路建设。

兵源主要从一师和二师抽调了两千名熟练工人作为基础,然后进行扩编组建。而剩下的8千名沙俄俘虏,则被分配到各个施工地段,承担起具体的施工任务。

蒋方震在听完丁辰炎的安排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按照这个方案下达了命令。

由于其他部队也需要进行扩编,所以大家都忙碌异常,没有多余的时间逗留。

随着工兵师的建立,标志着华夏的基建队伍如同一台巨大的机器,开始缓缓启动。这不仅意味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更标志着华夏基建队伍的崛起。

接到命令的几人,也迅速抵达自己的岗位,而凌竹明和徐文炯三人则继续监督现有的工程队施工,至于招兵和训练的事情,则是交给了副师长他们。

在未来,这三个工兵师之间也相互内卷起来,为了自己的荣誉以及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从而使得华夏的铁路公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也促进了各地之间的交流,消除了很多因交通不便造成的隐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