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安府,位于朱雀大街东侧的棉织坊,原是元朝降臣的宅邸,后被改名为 “归安府”。
徐达抓到的王保保的家眷就被老朱安置在这里。
其中也包括王保保的妹妹二代观音奴敏敏·帖木儿(一代观音奴为其母阿鲁温·佛儿乃蛮)。
府邸三进院落,朱漆大门气派无比,却常有亲军都尉府的暗卫扮作商贩在周边盯梢。
朱虾仁一行人刚一靠近归安府,周围的行人摊贩便警惕起来。
更有人悄悄溜走回去报信。
朱虾仁只带了贾奎冯青石和十几个近卫。
这些经历过战阵的汉子对于敌意有着天然的警觉。
贾奎暗暗挡在朱虾仁身前:“殿下,有些不对劲。”
朱虾仁看了看西周笑道:“没什么不对劲的,这里面关着王保保的家眷多些人乔装看着也属正常。”
这时候不知道从哪窜出两个布衣百姓样貌的汉子拦住了一行人的去路。
“此乃禁地,阁下莫要往前走了。”两人中的一个阻拦道。
朱虾仁掏出身上的秦王玉牌亮给两人。
两人看了一眼便单膝下跪拱手道:“小人不知殿下亲至,冲撞了殿下还望恕罪。”
“起来吧,本王就是过来看看熟人。”
二人并未起身,一人为难道:“殿下,非是小的不让,而是这归安府圣上曾有明旨,非有圣喻,任何人不得私自接触里面的犯人。”
“我不为难你们,把你们当值管事的叫来。”朱虾仁淡淡道。
二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后退两步随后转身闪转腾挪几步便消失了踪影。
不一会的功夫,一个二十人的带甲小队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领头的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一身明亮扎甲。
见到朱虾仁纳头便拜:“属下亲军都尉府朱雀千户所千户丘恒阳叩见郡王殿下。”
朱虾仁上前扶起:“丘千户,有件事麻烦你。”
“请殿下但说无妨,属下必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虾仁笑笑:“没那么严重,本王一会要去归安府里看个熟人。”
“只希望丘千户不要让你的人阻拦,本王知道你有皇命在身,你可以把事情如实上报,上面若有怪罪本王一力承担。”
丘恒阳听闻后,既没同意也没拒绝。
而是露出一副为难的脸色不知如何作答。
朱虾仁知道对方担心什么拍了拍对方肩膀:“丘千户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手底下的弟兄们想想,若因本王强闯打起来,事情闹大只怕在场的兄弟一个都活不了。”
说着朱虾仁摆摆手,冯青石上前从胸口掏出一沓银票足有上千两。
朱虾仁一把接过银票塞到丘恒阳的手里:“一个月辛辛苦苦纹银几两,你说你玩儿什么命?本王说过出了事,往本王头上推即可,你还在顾虑什么?”
丘恒阳看着手中的一沓银票,咕噜一声咽了口口水。
眼神也从害怕迷茫转为了坚定。
“属下谢过殿下。”随后一摆手示意周围人分散远离。
解决了麻烦,朱虾仁对着身后的贾奎淡淡道:“贾大个,报门去。”
贾奎坏笑一声:“得嘞殿下。”
归安府朱红的大门被咣咣拍响。
不一会大门被打开一条缝,从里面探出了一个脑袋。
朱虾仁微微皱眉,因为那不是汉人的脑袋,而是头发周围都被剃光,左右各留了个铜钱鼠尾大小的小辫。
“什么事?”那人嗓音粗犷低沉,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汉话。
贾奎向后退了一步:“速去禀报,大明长安郡王殿下到访。”
“等着。”那人眼神冰冷,留下一句话,砰的一下又把大门关上。
大约半盏茶的功夫,两扇朱红色大门被缓缓打开。
但是并没有人出府迎接。
朱虾仁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带着一行人要进府。
谁知守门的蛮子拦住了去路。
“我们郡主只让你们的王爷一个人进去。”语气十分不客气。
贾奎和冯青石岂是惯孩子人,上去不由分说,三招两式就打的守门的两个蛮子倒地不起。
朱虾仁跨过二人的身体,大步向归安府内走去。
三进的宅子布局与秦王府大同小异,打理的还算干净。
进入院中,中堂正门大开,一身着蒙元华丽服饰的中年女子端坐其中。
两个皮肤黝黑壮实的异族女子手持弯刀守在中堂门口对朱虾仁一行人怒目而视。
贾奎冯青石二人作势要冲上去被朱虾仁抬手挡下。
“怎么?这就是你们蒙元人的待客之道?”朱虾仁向中堂里大喊道。
“我们草原人向来只欢迎朋友,对待敌人从来没有什么待客之道,看枪。”随着一声娇叱。
一点汗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明晃晃的枪尖首奔朱虾仁的胸口而去。
“殿下小心!”贾奎挡在朱虾仁身前,却被朱虾仁一把推向一旁。
而后朱虾仁抽出身上的精钢唐横刀阴阳手正反握刀蓄力一劈,瞬间斩断了那鹅卵粗的枪杆。
三斤沉的枪尖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朱虾仁翘起嘴角缓缓转头看向那杆枪的主人。
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比朱虾仁还要高半头。
身着一件深蓝色的蒙古长袍。
袍上绣着精美的金色花纹,外罩一件白色的毛皮披风。
腰间束着一条金色的腰带,脚蹬一双黑色的皮靴。。
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梳成传统的蒙古发髻,头戴华丽的金冠,上面镶嵌着红宝石。
大眼睛鹅蛋脸,高鼻梁,脸上红红的,也不知是冻得还是天生就这样。
鼻梁上有着几粒不太明显的雀斑。
按照中原人的审美,肯定算不上漂亮,最多就是看着比较旺家的脸型。
此时这女子正握着一柄变成木棍的残枪,用看猎物一般的眼神盯着朱虾仁。
朱虾仁站首身体,挽了个刀花收刀入鞘一气呵成。
“别这么看着我,我又不是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