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阳光明媚的下午
【“要枪不要,AK要不?”视频上一个老板守着一筐一群奇形怪状的烧饼。】
【这是店里师傅今天打的烧饼,让他今天来介绍一下吧。只见白发苍苍的老人,咀嚼了半天词汇,才一个一个字蹦出来。“这是羊刀、无尽、饮血,这三件是德莱文的神装。”他的手和镜头一起指到了右边,“这三个观点能无限爆金币,这个圆的是福星,你玩过金铲铲吧。”】
(怎么没有法马斯?)
(拉布布也行,但是我想要七级头。)
【饿评太多了,最棒的小朋友说像健胃消食片一样,奶龙虽然有点丑,但是绝对保质保量。】
【AUG,AK,火焰刀,和平启动了。哎呀,蛋仔也可以呀。朋友你别走,我给你定制也行。】
大明位面
“这东西看着挺帅,”常遇春抱着女儿(1)喂饭,小姑娘正是对周围一切事情都好奇的年纪,看着天幕,有了和父亲不一样的看法。
“爹,小美想要带能吃的流苏的钗。”
?这几个词儿分开他都懂,但是组合在一起怎么有一点儿?
短暂的怀疑了一下自己的理解能力之后,常老爹找回了自己的自信。
“囡囡等着,爹下厨房给你和你娘做。”
上得战场下得厨房的常将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了女儿满意的形状,撒上芝麻抹上蜜糖,小姑娘吃得很开心。
你以为这就能满足了吗?当然不,小姑娘准备自己去试一试。
作为父亲的常将军自然是支持的。
他是吴王朱元璋门下猛将,看过天幕后自己的早亡结局,他主动向主公请辞,准备休息。
打仗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能过上好一点日子,可是万一打的连人都没了。
积累下来的财富名望又能给谁?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他的目光转回自己的女儿身上,小美以后难产而死,自己的外孙们也没有继承他们祖父的江山,自己的儿子们也被抓住了把柄,自己大半辈子的心血也算是白费了。
如果改变不了以后的结局,还不如现在尽量多陪一陪妻子儿女们。
常遇春拒绝了所有来请他出山的说客,他可不敢再立那么大的功了。
他要是想多活几年,保护家里人,就不能功高震主。
他活着,自己的女儿才有可能不被当作筹码,嫁进皇室,才有可能过她自己想过的日子。
老朱真是狠啊,囡囡还是他看着长大的,生下西个孩子,去的时候年仅24岁。
朱家人都无情,发妻尸骨未寒,朱标同年就等不及立侧妃吕氏为太子妃。
是看自己死了,蓝玉废了,就忍不住打压他们淮西势力,提拔吕氏所在的江南势力。
好好好,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他和妻子商议过后,决定把家中钱财都用来开办养育院,不给孩子们留一分一毫。
他自己也是从落草为寇到跟随明主,一点一点打拼出来的基业,他可以,这些他亲传的孩子们,掌握了足够的技能,也一定可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只有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人,才会明白这一路奔波的艰辛劳苦。
天幕透露的未来让人生气,常茂乃常遇春的长子,继承了自己的勇猛,是一员猛将。
但是常茂这个蠢货,在军营中多不受约束,纳哈出投降时,他在酒宴上得知纳哈出准备逃跑,上前捉拿并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
被奸人冯胜上背刺,朱元璋收了他手里的兵权,安置到龙州(2),那里远在广西,和流放有什么区别。
丢了自己拼下来的爵位,就算了,还连累弟弟。
常升是常遇春的次子,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冬,因兄长常茂获罪被削去爵位,朱元璋改封常升为“开国公”。
最后恐怕也是死无葬身之地,史料甚至连他们这一门本应该势力辉煌的外戚一席之地都没有!
气死偶了!
【假如给我百万英镑】
【都不用英镑,给我软妹币,我都能乐疯了,从床上起来再犁三亩地。】
大汉位面
“英镑是何物?”
桑弘羊若有所思。
他想起当年史皇帝一统六国货币,度量衡也统一了,各国旧币(如齐刀币、燕刀币、楚蚁鼻钱等)弃置不用。以圆形方孔钱为全国法定货币,是秦朝“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统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大汉也是可以的。
高祖皇帝建立西汉后,初期沿用秦朝“半两”钱,但因秦钱较重(约8克),允许民间私铸 “荚钱”(轻小如榆荚,重量仅1-2克),导致币制混乱、物价飞涨。
再就是铸币权被下放到了地方。中央的财政根本就不足以支持。
他立刻提笔写下奏章。
第二天,汉武帝看着案头奏章,面带赞许。
废除“半两”,改铸 “五铢钱”(重约3.5-4克,“五铢”即钱重五铢,1铢≈0.65克)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禁止民间私铸,确保钱币质量与统一,确立五铢钱为法定货币。
“爱卿,与后世的纸币相比,竹签是否可行?”
汉武帝灵机一动,把他想说的话全堵在了嘴里。
“适才相戏尔!”
骇死我了!
桑弘羊接着汇报:“圆形方孔,钱文“五铢”为小篆,铜质精良,边缘有凸起的“周郭”(防磨边盗铜),形制规整,便于流通。”
武帝坐首了身体听,这可是关乎他攻击匈奴,后方国库粮草是否充盛的大事情。
人总不能躺着过去祖宗打下的老本行安享富贵。
文帝景帝时期积累下的财富之多,府库穿铜钱的绳子都己经断了,但是与匈奴开战之后,这些钱财用之如泥沙。
还得为后来人计啊!
汉武帝同意他的建议,决定徐徐图之,一点一点,水滴石穿一样的,往下推行计策。
碎碎念:(1)常遇春的女儿,即朱元璋长子朱标的太子妃常氏,其确切名字在正史中并未记载,据民间史料记录,可能叫常美荣、常美玉或常美贞,但未得到正史证实。(我们就叫她小美吧)
(2)在明代,“龙州”通常指广西承宣布政使司下辖的龙州(今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一带)。明代龙州为土司辖地,属太平府,地处西南边陲。
请多多给我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