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神者近神者,那就依然还在凡人的范畴,七环以下的法师都无法做到不饮不食。
需求大抵还是那些,烦闷的进修和带危险性质的工作,让不少法师都苦不堪言,除了少数能过目不忘,举一反三的天才,大多数人,像是格瑞丝这样的,进修法术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才能支撑,没钱没智力还学什么魔法?
所以许多法师会选择在得到认证以后转而来到世俗历练,游历积累见识经验是一方面,通过直接获取一手的凡世资源来支持自己的法术精进也是一个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
在浮空城俯首当了这么久的小!———来凡间称大做人上人怎么了!?
不过就算是在凡世可以做人上人,但是真正有追求的法师都不会遗忘自己的本职,但要是寻求在魔法之途上精进,又少不了大量的投入......
所以学习魔法本质上是一件很令人“痛苦”的事,当然,拥有这种“痛苦”的机会要是来到凡世,也会有无数人挤破头去争抢;但对大多从几岁到十几岁不等的年龄段被带上浮空城培训的新人法师来说,掌握魔法的力量受人膜拜,地位高高在上是不错———同样的,学习魔法的痛苦也依然困扰着天才以外的所有人。
一边是繁华,享乐,但又会使人“荒废”,“沉沦”的俗世,一边是代表无限可能的天穹,每一个法师心底都不会缺少对后者的追求,但现实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大量的时间要花在前者身上。
格瑞丝心里清楚,像自己这样天赋平平的施法者,也许终其一生也达不到七环的真正超凡,将自身元素、死灵化,或是其他什么延长寿命,改变种族的技艺,又是白塔牢牢把握的内环秘术,不达到那个境界是无法接触到的,而天赋一般的人除了靠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外,又几乎无可能触摸到那个门槛,就成了一个死循环。
这种限制大多法师实际上是不会意识到的,毕竟掌握魔力之后他们的寿命已经超过一般凡人了,但始终限制依然存在,而格瑞丝因为追随的那位“智愚”,通过对方有时一些胡言乱语,似危言耸听,又似不传之密的话语,知道白塔一些更深层的内幕。
比如,至少在白塔建立起九环体系之前,学习魔法,并不像是现在这样,天赋一般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皓首穷经以求寸进,天赋卓越的人才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攀过级级台阶才能跃升......那位神秘又疯癫,年岁不可靠,连格瑞丝曾经服务的那位资深女导师也对其十分敬畏的智愚曾在一次观星式后,毫无形象的斜依在观星台的塔尖,望着那夜幕上闪烁的群星,用嘲讽的口吻对格瑞丝,又或许是自言自语只是把她当做空气的说了一段话。
“我们的至高议会,白塔法师都是这世界最聪明的人,他们本质和被他们打败的那些家伙实际上一模一样......眼中只有这个世界,和自己,而世界,就是他们自己。”
“只不过他们比起‘失败者’更弱,也就是因此,他们无法成为新的‘失败者’,于是不得不做出妥协。”
这些话在当时还在默默完成仪式结束后收尾工作的格瑞丝听来简直是烧耳朵的“大逆之言”,不过不管是智愚,还是白塔法师,都不是她一个小小的三环法师能够得罪到的,而毕竟前者就在眼前,所以她当时也是只能假装什么也没听到,甚至连偷听秘密的想法都不敢有,只想着如何尽快下去,免得被“灭口”。
最后,那位智愚用一段格瑞丝来到凡间后偷偷翻找了许多典籍,才在某本关于东大陆的游历笔记中找到的异国他乡的谚语结束了这一次的发癫。
“‘陛下真是好大的才能伟略,竟使天下的英雄都为其白首称臣’!”
讲述一位君王因为自己国家的民众好勇好斗,桀骜不驯十分苦恼,最终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遍寻天下美人,选出了足足一百位绝色佳人,并将这些女子全部收为自己的女儿,并为每个女儿都设立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并宣称只要是能解开一位公主谜题的人,就可以成为大贵族,并获得这个王国百分之一的所有权力。
最终让整个国家的国民都将热情和精力投注在学问之上,需求解开谜题,一跃成为人上人的故事。
这句话就是一位解密多年不得的民间智者对那位君王策略的讽刺。
到了君王晚年,公主的谜题也才只解开了十位不到,而曾经一度威胁到王室统治的王都人民,却已不复此前的桀骜难驯,而君王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则都继续着国王的政策,继续将公主谜题奉为国家之策,如果不是数代以后那个国家被兵强马壮的邻国所覆灭的话,想必可能一直延续到今天也说不定......
格瑞丝不敢多想,不敢细想,就怕想到什么东西,某一天.......
但是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