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零,我是路人甲

第101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六零,我是路人甲
作者:
婉婉有余
本章字数:
4256
更新时间:
2025-06-16

【各方支援】

清晨,阳光还未完全穿透云层,大地仍被一层薄薄的雾气笼罩着。

在这个宁静的时刻,城市的各个角落,甚至是遥远的乡村,人们纷纷赶来。

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开着破旧的拖拉机,还有的坐着牛车。这些人身份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参与救援。

他们手中拿着镐头,背上背着背篓,肩上挑着担子,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救援现场。

没有人多言,也没有人抱怨,他们默默地加入到救援队伍中,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

在临时救灾处,三十多名大娘忙碌着。她们带来了自家的粮食,有的煮粥,有的烙饼,手里的活计一刻也不停。

“解放兵娃娃先吃!”领头的大娘高声喊道,她执意要把一锅热气腾腾的饼子塞给正在忙碌的解放军战士。

【幸存者】

谢云舟发现登记簿上多了几页特殊的"档案"。

失去右臂的教师周明用左手写道:"可教授语文、数学";被截肢的舞蹈演员苏婷画了朵小花:"能教孩子们唱歌"。

他们拒绝被列为受助对象,坚持要加入救援队。?

最令人泪目的是聋哑老人郑大爷。他整天默默修补破损的帐篷,临走时在谢云舟手心放了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皱巴巴的纸条上写着:"替我儿子戴着,他在朝鲜...也是解放军。"?

8月3日午后,谢云舟和徐小小在临时会议室碰面。桌上摊着的地图己被标记得密密麻麻,代表救援进度的小红旗插满了各个角落。

“还有几个区域没完成搜索。”谢云舟嗓音低沉,手指点向地图边缘。“物资也快见底了。”徐小小眉头紧锁,担忧写在脸上。

就在这时,通信兵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旅长,刚刚收到消息,有一处煤矿塌陷区可能还有幸存者,但情况复杂,救援难度极大。”

谢云舟和徐小小对视一眼,立刻起身。谢云舟迅速召集精锐战士,徐小小则准备好急救物资。

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塌陷区。到达后,现场一片混乱,煤灰弥漫,不时有石块滚落。

谢云舟带领战士们小心翼翼地深入,用生命探测仪搜寻着生命迹象。

徐小小在外面搭建临时医疗点,随时准备救治伤员。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搜寻,终于在一处狭小的空间里发现了被困的矿工。战士们用工具一点点扩大救援通道,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

当把矿工们抬出来时,徐小小立刻组织医疗队上前进行急救。

在他们的努力下,又有一批生命从死神手中被夺回。而此时,天边的夕阳正缓缓落下,给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就在这时,一阵欢呼声从外面传来。两人急忙跑出去,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庞大的车队正缓缓驶来。

原来是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和支援队伍到了,有医疗队、工程队,还有满满当当的生活物资和救援设备。

人群沸腾了,大家相互拥抱、欢呼,眼中满是希望。

在所有人那疲惫不堪的面庞上,此刻都绽放出了欣喜若狂的光芒。

谢云舟和徐小小也不禁相视一笑,连日来的疲惫仿佛在这一瞬间都烟消云散了。

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队伍如同一股股清泉,迅速地注入到这片被灾难肆虐的土地上。

医疗队的成员们争分夺秒地接手了伤员的救治工作,他们用专业的技能,为每一个受伤的生命带来了生的希望。

工程队的队员们则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设备,全力以赴地加快废墟的清理工作。他们不畏艰辛,日夜奋战,只为让这片废墟尽快恢复生机。

不仅如此,这些支援队伍还带来了大量急需的物资,这些物资犹如及时雨一般,让临时医疗点和物资储备库得到了极大的充实。

分发点得到了极大的补充,药品充足了,食物也丰富起来。

有了更多的人力和资源,救援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被困群众被不断救出,生命奇迹一次次上演。

夜晚,营地燃起了篝火,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来之不易的热粥和干粮。

他们知道,这场与灾难的较量,塘市人民不会输,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他们一定能重建家园。

然而,就在救援工作看似顺利推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了塘市。

狂风裹挟着雨点,如子弹般砸向地面,原本就脆弱的废墟在暴雨的冲刷下摇摇欲坠。

救援现场的情况变得更加危急,一些刚刚搭建好的临时设施被吹得七零八落。

谢云舟和徐小小当机立断,迅速召集人员,展开抢险加固行动。他们心里非常清楚,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极有可能将之前所有的救援努力都毁于一旦。

在狂风暴雨中,谢云舟和徐小小身先士卒,带领着救援队伍以及赶来支援的人员,争分夺秒地用沙袋、木板等材料筑起一道道防线,保护着那些受伤的群众和重要的物资。

然而,这场暴雨似乎并没有要停止的意思,持续不断地倾泻而下,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终于,暴雨逐渐停歇,但救援工作并没有因此而暂停。

大家顾不上休息,迅速擦干身上的雨水,毫不犹豫地再次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艰苦奋战,被困的群众基本上都被成功救出,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随着被困群众的全部脱险,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便转移到了重建家园上。

各地的建筑工人、志愿者们纷纷响应号召,踊跃加入到重建队伍中来。

他们与塘市的人民携手并肩,齐心协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一点一点地重新塑造着这片遭受重创的土地。

没过多久,一栋栋崭新的房屋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学校里也再次传来了孩子们清脆悦耳的读书声。

塘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