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我是罪魁祸首

第10章 稳步推进

加入书架
书名:
末世:我是罪魁祸首
作者:
四千万
本章字数:
5744
更新时间:
2025-05-14

王明德带着疾控中心的人马,如同卷起一阵旋风般离去,天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暂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刘明辉的“畏罪潜逃”(在“幻狐”的巧妙安排下,他确实“人间蒸发”了,所有线索都指向他己通过非法途径逃往境外,并留下了一堆似是而非的“证据”),

随后爆出的他与某境外机构和创生生物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成功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从天河生物身上引开。

创生生物因此陷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舆论漩涡和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其副总裁张启明更是焦头烂额,自顾不暇,短时间内再也无力对“晨曦未来科技”这个新兴的竞争对手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李时乐得清静。

他正好利用这段“窗口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P3实验室的升级改造和“晨曦”病毒的量产准备工作中。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P3实验室几乎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下王国”。

李时以“进行高度保密的新型生物制剂研发,防止任何商业间谍渗透”为由,对整个地下三层区域进行了堪称铜墙铁铁壁般的物理和信息隔绝。

除了他和林薇(以及少数几个经过他严格筛选、相对可靠的后勤保障人员)外,任何人,包括名义上的董事长林建国,都无法轻易进入核心实验区。

大量的顶级实验设备、高精度仪器、以及各种稀有的生化原材料,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源源不断地运抵这里。

这些物资的采购,动用了李时通过比特币攫取的那笔巨额资金中的一大部分,也利用了他近期建立起来的一些“灰色”供应链条。

这些供应商并不知道他们真正的客户是谁,也不知道这些物资最终的用途。

他们只知道,有一位出手阔绰、背景神秘的“中间人”,愿意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采购这些在普通人看来毫无用处,但在李时手中却能化腐朽为神奇的“特殊商品”。

整个P3实验室的内部结构,也在李时的亲自设计和指挥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

原有的实验区被进一步细分为病毒培养区、基因编辑区、活性检测区、以及一个全新的、拥有独立空气净化和循环系统的“气溶胶雾化与封装试验区”。

所有的通风管道、排污系统、电力供应、以及数据网络,都进行了彻底的重置和升级,并与外界物理隔离,确保万无一失。

李时甚至在实验室的最深处,秘密建造了一个小型的、拥有独立维生系统和紧急逃生通道的“安全屋”。

那里储存着足够他和少数核心人员在极端情况下生存数月的物资,以及所有关键研究数据的多重物理备份。

这种近乎偏执的周密准备,源于他无数次轮回中血的教训。

他深知,在末日降临前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整个计划的功亏一篑。

林薇对于实验室的这些巨大变化,以及李时那种近乎不计成本的疯狂投入,感到既震惊又困惑。

她名义上是P3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负责那个“新型广谱抗病毒血清”的研发。

但实际上,她的大部分研究工作,都在李时巧妙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为“晨曦”病毒的改良和优化提供着关键的技术支持。

李时会“不经意”地向她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学术问题,或者“偶然”间让她看到一些来自“国际前沿”(实则是李时伪造的)的、极具启发性的“研究论文片段”,引导她去探索病毒在特定基因片段突变后,对极端环境胁迫(如强辐射、高低温、特定化学物质)的耐受性和适应性变化。

林薇虽然对李时的某些行为和实验室的真正研究方向心存疑虑,但她骨子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好奇心,以及李时所展现出的、远超她想象的渊博知识和精准预判能力,让她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并一步步深入到这个由李时精心编织的“科学迷宫”之中。

她能感觉到,李时正在进行一项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件事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同时也可能……蕴藏着巨大潜力。

而她,似乎正在成为这个宏大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除了P3实验室这个核心据点,李时在其他领域的布局,也从未停歇。

他的个人财富,在“幻狐”的协助下,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国际金融操作(利用不同国家间的税收政策差异进行资产腾挪,通过高度匿名的加密货币混合器进行“深度清洗”),己经变得更加隐蔽和安全,同时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增值。

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维持P3实验室的庞大开销,另一部分则被他投入到了一些看似毫不相干,实则暗藏玄机的“未来产业”中。

他通过空壳公司,秘密收购了几家濒临破产的小型无人机制造厂和特种材料研发公司。

这些公司目前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在李时的“未来科技图谱”中,它们将在后续的“全球病毒投放”计划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还通过加密网络,与一些游离于主流之外的、拥有特殊技能的“自由职业者”(顶级的精密机械工程师、经验丰富的退役特种兵、甚至是一些在暗网中活动的“信息掮客”)建立了初步的联系。

他以一个神秘的、拥有无限资源的“雇主”形象出现,通过发布一些高难度、高回报的“匿名任务”,来筛选和考察这些潜在的“棋子”。

这些棋子,目前还处于“休眠”状态,散布在世界各地,等待着被激活的那一天。

这一天,李时正在P3实验室的中央控制室内,通过全息投影,审阅着“晨曦”病毒第一批次量产的各项数据参数。

经过一个多月的全力运转,P3实验室的产能己经达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的水平。

数以万计的、封装在特制微型胶囊中的“晨曦”病毒浓缩液,如同金色的星尘一般,静静地储存在恒温恒湿的惰性气体环境中。

每一颗微小的“星尘”,都蕴含着足以改变一个小型城市命运的力量。

就在这时,他手腕上佩戴的一个毫不起眼的黑色手环,突然震动了一下,并在内侧投射出一行幽蓝色的、只有他能看到的加密文字:

“‘星尘’一号原型机己完成最终调试。预计72小时后,可进行首次低轨道隐秘试飞。请求最终授权。——‘工匠’。”

“工匠”,是李时在某个循环中,从一家即将倒闭的航天科技研究所里“拯救”出来的一位天才级航天工程师。

此人性格孤僻,不善言辞,但对航天器的设计和制造,却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和惊人的天赋。

在李时的秘密资助和“未来技术”的指引下,“工匠”和他带领的一个小型精英团队,在位于戈壁深处的一个废弃导弹发射基地里,秘密研制出了一种全新的、具备高度隐身性能和超长滞空能力的平流层无人飞行平台——代号“星尘”。

这种“星尘”无人机,并非用于侦查或攻击,它的唯一使命,就是在数万米的高空,以肉眼和雷达都难以察觉的方式,悄无声息地播撒……“晨曦”的种子。

这将是李时“全球病毒投放”计划中最核心、也最具技术含量的一环。

李时看着手环上的信息,眼神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

他伸出手指,在手环的投影界面上轻轻一点,回复了两个字:“授权。按计划执行。”

关闭通讯,李时抬头望向中央控制室穹顶上模拟出的星空投影,仿佛己经看到了无数闪耀的“星尘”,正在悄然改变着这颗蓝色星球的未来。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复杂的笑容。

“宇宙射线……大过滤器……人类进化……”

他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无人能懂的疲惫与决绝。

“既然旧的秩序注定要被毁灭,那么,就让我来亲手点燃这把火,并在灰烬中,为你们……也为我自己,寻找一条通往新生的血路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