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决定了开店的地方,自然就要忙了。
首先,得去官府登记,铺子卖什么,得获得相应文书。
这个简单,常淮可以帮忙,昨日尴尬过后,倒也没觉得有什么,或许是因为常淮表现的太正常淡定。
林夏接着去找人装修店里,一日的时间,确定了装修的人,也同他们说了要求。
接下来,就是偶尔去看看,然后就等着装修好了。
林夏让人加急做的,也不需要特别大的改动,所以速度很快。
一楼大厅,做了很多博古架,不过林夏做了改动,颜色用的不沉闷,鲜亮的,格子也加大。
到时摆满各种小玩意儿,供大家挑选观看,当然,一楼一进门,就得放一件大型的镇店之宝,不然,显得空旷。
一楼除了大厅,还有几间屋子和厨房,到时伙计可以住。
至于二楼,自然放各种大型精湛的摆件和竹编画。
这些天,马佑他们都在抓紧做竹编,都是林夏提供的图案和样子。
己经同他们说好,他们只管做,林夏提供样式,销量林夏来,店铺和各种应酬也是林夏弄,他们分西成,林夏占六成。
这些,三和村也不算亏,他们什么都不用管,操心和出钱的都是林夏做,特别是各种设计和图纸,都很值钱的。
当然,若是林夏自己做的,则不在此范围,林祖做的也是。
转眼就到了开业的日子,店铺的名字,就叫临夏,以后,由临夏卖出的每一件竹编,都会编织这两个字。
而且,贵妃一党没了,林夏觉得天亮了,很多威胁都不复存在。
负责第一家店铺的,是马佑的妹妹马英,虽然才十五,但小妹妹人很热情,她熟悉竹编,如今多是女客,姑娘招呼更合适。
除了马英,暂时只请了两个姑娘,以后忙不过来再加。
林夏提前让秦依依通知了这两年的老顾客,第一天,人自然多。
开业第一天,林夏让她们准备了花茶和点心,来的客人随便她们看。
林夏也一首在店里招呼,也总算是知道了这两年买她竹编制品的人。
连续三天,店里火爆,林夏也只打算去三天,以后,偶尔去一次就行,她得沉下心来创作。
说到底,想店铺的名声响亮,必须得有一件惊艳众人的作品,而作品,需要时间沉淀。
现在准备,等澄州恢复,她便可以拿出来。
作品的事,需要时间,眼下,还有重要的事,回到家,林夏就询问了。
“林祖,这三日,铺子周围有可疑的人吗?”
林祖肯定的点头:“有,我悄悄跟着去看过,多是翠竹街那边的人。”
这情况,林夏早就预料道,她担心开业的时候青竹村那边搞动作,专门拜托常淮,请护卫队巡逻时多注意铺子那边。
也让林祖注意可疑的人,她在店里,注意不到外面。
“好,接下来,你也多注意,若情况不对,就赶紧找护卫队。”
林祖保证道:“姐,你放心,绝对不会让青竹村的人搞破坏。”
晚上。
林夏先回了屋,拿了钱又出了屋子,站在屏风外,林夏问道:“常淮,你睡了吗?”
注视着林夏的影子,常淮忍不住笑了笑,他怎么可能会睡,他都是等她里面没有动静,才会安心睡的。
“没有,可是有事?”
林夏进去,将钱递给常淮:“这些钱,你拿去请巡逻的护卫队的,感谢他们辛苦。”
常淮的钱都在林夏这里,常淮非给她,不过,林夏分清楚了的,平日开销不花常淮的,给他存着,以后他若是有心仪的姑娘,给他成家用,她也会和姑娘解释清楚。
护卫队的人很多,林夏不可能每人都给,只能给在这边巡逻的。
常淮接了过来,他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妻子交代相公做一些事,那么自然:“好,我会的。”
铺子那边,经过前几日的火爆,就恢复了平静,这也是正常,等以后码头再次开放,估计会好很多。
现在每日偶尔会有客人上门,马英她们三个完全忙的过来,林夏便专心创作自己的作品。
青竹村的大概看林夏的铺子没掀起太大的波浪,也没有做什么小动作,也或许,他们在寻找合适的机会。
不管是什么情况,反正现在风平浪静。
这日,常淮回来时带了一条鱼,今日,大家又有鱼吃。
常淮身上湿了,林夏让他先去洗澡,她自己处理那条鱼。
这次的鱼挺大,够他们几个一起吃。
刚上手,林夏就感觉鱼身上的粘液特别多,腥味特别重。
抛开鱼肚,林夏吓的将鱼扔在了地上,想了想不确定,又用刀割开鱼肠子。
果然,情况不对。
林夏顾不得其他,先去找来了生石灰,家里买了很多生石灰和艾草之类,都是林夏以防万一的,还以为,两年过去,没有用的机会,没想到,今日就来了当头一棒。
等常淮出来,林夏就给他做了消毒,草木灰水洗手,艾草熏,用醋擦拭。
做这些,林夏也跟着做一遍。
常淮有些莫名:“怎么了?”
林夏严肃道:“常淮,你现在不能休息,马上去找知州,让他立刻派人将今日的鱼收集起来集中加生石灰深埋处理。”
“今日的鱼不正常,腹内颜色不对,还有人体指甲。”
常淮立刻意识到情况的严重,立刻往外冲,林夏拉住了他,拿出面巾:“记得遮住口鼻,至少安全些。”
林夏也不知这样有没有用,毕竟不是专业口罩,但也有些心理安慰。
常淮依言照做,顺手带走了家里的鱼。
林夏将屋里再次消毒一遍,又在锅里煮艾草水,虽然林祖和谢玉安没有接触,还是让他们洗洗,再把衣服泡泡,她才安心。
收拾好家里,林夏又去了趟隔壁,给他们送了点艾草,只说家里不多,匀一点给他们。
没办法,林夏得先紧着自己家,这情况,还不知要多久,会不会变严重,最好,是不要严重。
这个问题,刚开始大量捕鱼的时候林夏就想过,但那时,西处情况不严重,就算有人死水里,隔的远,也被江水稀释。
慢慢的,林夏就麻痹了,也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