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敲门的很温和,应该没事,起身去开门,原来是秦依依。
一进来,秦依依就激动道:“妹妹,做了多少扇子了。”
林夏摊了摊手:“一把也没有。”没办法,这两日她忙着屯粮,的确没做。
秦依依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林夏:“妹妹,你知道扇子多少人喜欢吗?你怎么能不急的。”
说着,秦依依掏出银票:“这是十把扇子的钱,我抽了二百两,这是八百两。”
林夏也有些惊讶,没想到扇子真的卖一百两一把,还真的有人买,果然,这里的有钱人真多,人家不在乎这点钱。
正好,她的钱用的差不多,这八百两,能让她安心。
“秦姐姐,可以别说是我做的吗?”马上就要乱了,林夏不想太张扬,越低调越好。
秦依依点了点头:“行,你放心,我会的。”她可发现了,林夏是个会吐钱的金疙瘩,虽然二百两对她来说不多,但她更看重以后。
秦依依好心提醒道:“你适当存些粮,还有你院子里晾的篾片也多做点,怕以后不好出城弄竹子。”秦依依也要存着原材料了。
林夏还真忘了竹子这茬,若真的封城,的确弄不到:“多谢秦姐姐提醒。”她们见过两次,秦依依就愿意提醒她,这情,林夏领。
秦依依接着道:“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就算发生什么,那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家不受影响,你的扇子也不愁卖。”
林夏明白,这的确没错,一有什么,最先波及的就是底层百姓,因为他们们消息闭塞,还没有抗风险的能力。
“嗯。”
送走了秦依依不久,院门再次被敲响,林夏人都麻了。
这次,是林祖开的门,进来的是马佑。
林夏还想着明日让林祖去一趟三和村,最近多弄些竹子回来,没想到,马佑先到了。
林夏让林祖给马佑拿了把椅子,又给他倒了些水,也没有进屋,就在院子里。
马佑开口道:“常娘子,我这次来,是族长拜托我来的,你愿意加入我们三和村吗?”
林夏挑了挑眉,倒是有些好奇:“怎么突然找我?”这个点,可是显得有些奇怪。
马佑解释道:”实在是我们三和村被压榨的快活不下去,这些日子,又有村里人脱离家族去了青竹村。”
“再继续下去,我们三和村,我们马氏一族,恐怕就要消失了。”
“我们想拼一把,第一步,就是找会手艺的加入我们村,我们也会加紧培养村里剩余年轻人。”
林夏懂了,这是死之前想蹦哒两下,说实话,林夏不看好他们。
不过,他们找上了她,或许,还有蹦哒的可能。
“马佑,你觉得就算找了会竹编的人,可以和青竹村抗衡吗?”
马佑愣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青竹村太强大了,整个澄州官场,一大半都和他们有关系。”
林夏反问道:“既然如此,你觉得我还趟这趟浑水吗?”
马佑再次摇了摇头:“我不该来打扰的。”
林夏笑了笑:“不过,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马佑抬起头,他还以为林夏是不愿意的意思。
林夏有自己的考量,先把丑话说在前头,万一不成,那也没什么说的。
若早些时候秦依依没有来,林夏肯定不会考虑的。
刚才秦依依的意思,是希望林夏能多做点,不一定是扇子,其他的也可以,她有门路,可以帮着卖,当然,秦依依也是想赚钱。
林夏没有应,她没有人手,但现在,或许可以。
而且若是未来会有乱子,他们或许可以趁机发展壮大。
“马佑,这事儿得和你们族长谈。”
马佑忙点了点头:“应该的,我们族长就在外面,这不是担心你不同意,让我先进来。”
林夏……
三和村的族长叫马胜,林夏同他谈的不错。
想和青竹村扳手腕,绝对不是现在可以做的,得慢慢来。
接下来可以一点点渗透,最好找一个同青竹村没有关系的人做靠山。
不过,这个人选不好定,他们还没有什么资本,估计也没人看得上,得徐徐图之。
谈好了事情,马佑他们便走了,林夏己经让他们这段时间多送点竹子过来,到时候林夏编织,林祖处理,处理好的篾片可以放很久的,随取随用。
至于三和村的人,他们会在城里租一处不起眼的宅子,以后会在里面处理竹子。
这是林夏提的,她怕以后若是封城,三和村的人在外面,那可就什么也做不了。
这段时间,他们也会尽量多处理竹子出来放着。
他们一走,林夏去了旁边杜家,今日秦依依过来都不忘提醒她以后的事,林夏也得去提醒陈秀华他们。
林夏当然不会明说,只会稍微提醒,毕竟,她也不确定是不是真的会发生乱子。而且,她不想表现太过。
林夏一去,陈秀华就高兴的拉着林夏进屋:“平日你忙,都是我去找你,怎么今日有空过来。”
林夏的确不怎么来,她笑了笑:“陈姐姐别打趣我,我特别喜欢你去找我。”
随即,林夏首奔主题:“对了,这税这么多,以后还涨,也不知是为什么,搞得我这几日一首心神不宁。”
陈秀华立马认同了林夏的话:“我也是,而且我家男人还害怕出乱子,这么逼迫,肯定有人不干。”
林夏点了点头:“的确,那陈姐姐说该如何。”
陈秀华立马道:“我也正想找你,或许我们可以买些东西回来存着。”
林夏己经偷偷买好,她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她买了,她为难道:“唉,我们刚来,买房子就花了所有积蓄,我相公也就那点酬劳,家里开销大,存不下钱。”
“至于我做竹编,也比不得青竹村那样的,根本不赚什么钱。”
“我倒是想,就是有心无力,只能看过段时间能不能挤一点钱出来。”原来陈秀华也打算存粮的,还想着提醒她。
陈秀华跟着叹气,大家都不容易:“以后会好的。”
提醒了陈秀华,林夏便不再有心理负担,回家就开始安心做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