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凌寒玉今日肩负巡视皇城防务之重任,行至午门时,心头忽地泛起一丝异样。
凭借多年练就的敏锐洞察力,他觉察到似有不妥之处。
遂驻步,面色沉凝,向守午门之士兵发问:“今日可有异常状况?”
那士兵赶忙抱拳施礼,恭谨答道:“回太子殿下,午时左右,城门处曾有聚众滋事之事。属下等发现后即刻前往制止,现已平息。”
闻此消息,太子凌寒玉心下忽地一沉,暗呼:“不妙!”
他深知此看似平常之聚众闹事,背后恐藏有重大阴谋。
旋即,他眉头紧蹙,继续追问那士兵:“那时可有人趁乱出城?”
士兵稍作思考后答道:“确有一队商人于那时出城。”
太子凌寒玉闻之,心中登时燃起一股无名之火。
他万未料到,那令他苦苦追寻多日之要犯——夜临,竟在自已眼皮下逃脱。
且依目前情形观察,显然城中有人暗中接应,助夜临潜逃。
念及此处,太子凌寒玉不敢稍有耽搁,即刻转身驱马疾驰,火速赶回皇宫,欲将此重要情报如实呈报皇上。
太子凌寒玉匆匆入宫,求见圣上。
皇帝闻此勃然大怒,责令太子严查城中内应之人,并速将夜临追回。
凌寒玉领旨而出,速召心腹手下,密查那队可疑商人之背景。
太子凌寒玉立于皇宫之议事厅中,目光犀利,审视着眼前众人。
此些心腹手下皆为其多年悉心栽培之精英,人人身怀绝技,忠心耿耿。
此刻,他们也感受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神色凝重,等待着太子的指令。
“今日午门之事,绝非偶然。”
太子凌寒玉沉声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夜临这个要犯,本就是我朝的心腹大患,他潜入皇城,背后必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如今他趁乱出城,显然是有人暗中相助。若不尽快查明真相,我朝社稷将陷入危机。”
众人齐声应道:“属下愿听太子殿下差遣!”
太子凌寒玉点了点头,迅速分配任务:“李青,你负责调查午门守卫的名单,重点排查午时前后当值的士兵,看看是否有可疑人物。若有异常,立即回报。”
“属下明白!”李青领命而去,他是太子手下最出色的斥候,擅长情报搜集和人员排查。
“林风,你带着一队人马,追踪那队可疑商人的行踪。他们出城时必然有所准备,或许会留下蛛丝马迹。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他们的落脚点。”
“遵命!”林风身形矫健,是太子手下最得力的追踪高手,他带着几名精干的属下迅速出发。
“李文,你留守宫中,协助我处理后续事宜,同时,密切监视城中各大势力的动向,若有异常,第一时间通知孤。”
“太子殿下放心,属下定不负所托。”李文文质彬彬,却是太子的智囊,心思缜密,善于分析局势。
太子凌寒玉安排好一切后,自已则前往午门,亲自查看现场。
午门的守卫已经换了一拨,但太子还是从守卫的队长那里得知了一些细节。
午时左右,一群百姓聚集在午门附近,声称城内物价飞涨,生活困苦,要求朝廷减免赋税。
守卫们见状,立刻上前驱散人群,但人群却越聚越多,场面一度失控。
就在这时,那队商人趁着混乱,从侧门顺利出城。
太子凌寒玉听完后,心中愈发不安。
百姓聚众闹事,本就容易引发混乱,而夜临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得以逃脱。
他不禁暗自思索: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操纵?是夜临的同伙,还是城中其他势力在暗中推波助澜?
回到议事厅,太子凌寒玉正准备进一步分析局势,李青已经匆匆赶了回来。
他一脸严肃地禀报道:“太子殿下,属下已经查到,午时当值的守卫中,有一人名叫赵全,此人平日里表现普通,但今日却有些异常。据其他士兵反映,赵全在午时之前,曾多次离开岗位,不知去向。”
太子凌寒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赵全?他现在何处?”
“属下已经派人将他拿下,现正押在牢中。”李青回答道。
“好,立刻带我去见他。”太子凌寒玉起身,大步向牢房走去。
牢房中,赵全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神色惊恐。太子凌寒玉站在他面前,冷冷地看着他:“赵全,你可知罪?”
赵全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殿下,小人不知何罪之有。”
太子凌寒玉冷笑一声:“午时聚众闹事,你多次离岗,究竟所为何事?莫非你是夜临的同伙?”
赵全一听,脸色大变,连忙磕头求饶:“殿下,小人冤枉啊!小人只是听从了上司的命令,去城中采购一些物资。至于聚众闹事,小人也是事后才知道的。”
太子凌寒玉眉头一皱:“上司?你说的是谁?”
赵全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是……是内务府的王大人。”
“王大人?”太子凌寒玉心中一惊,内务府的王大人乃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平日里负责宫中物资调配,权势颇大。
若他与夜临之事有关,那事情就更加复杂了。
太子凌寒玉心中虽然震惊,但面上却不动声色:“赵全,你可确定是王大人指使你离岗?”
赵全连连点头:“小人不敢欺骗殿下,王大人确实吩咐小人去城中采购物资,还特意嘱咐小人要快去快回。小人不敢违抗,这才离岗办事。”
太子凌寒玉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转身对李青说道:“你先带赵全下去,好好看管。待我查明真相,再做定论。”
“是。”萧逸将赵全押了下去。
太子凌寒玉回到议事厅,心中思绪如潮。
王大人若真与夜临之事有关,其背后必有更大的势力支持。
太子深知,朝中派系林立,各方势力明争暗斗,若此事处理不当,极可能引发朝堂大地震。
正在此时,林风匆匆赶回,满身风尘,显然是奔波了一路。
太子凌寒玉急忙问道:“林风,可有夜临的下落?”
林风微微喘息,答道:“太子殿下,属下已追踪到那队商人的行踪。他们出城后,一路向北,最后消失在一片山林之中。属下不敢贸然深入,只能先行回来禀报。”
太子凌寒玉点头赞许:“做得好,你先下去休息,待会再详细禀报。”
林风退下后,太子凌寒玉沉思片刻,决定亲自前往那片山林探查。
留下李文在宫中坐镇,自已则带着李青和几名心腹,悄然出城,直奔那片山林而去。
山林之中,树木繁茂,遮天蔽日。
太子凌寒玉一行人小心翼翼地穿行其中,警惕着四周的动静。
走了许久,他们终于在一片密林深处发现了一些异常,地上散落着一些马蹄印和车辙印,显然是那队商人留下的痕迹。
太子凌寒玉仔细查看,发现这些痕迹还很新鲜,显然那队商人并未走远。他心中一喜,低声吩咐道:“大家小心,跟我来。”
众人跟随太子凌寒玉,沿着痕迹一路追踪。
不久,他们来到一片开阔地,只见前方不远处,搭建着几顶帐篷,里面隐隐传来人声。
太子凌寒玉示意众人隐蔽,自已则悄悄靠近帐篷,准备探听虚实。
他躲在一棵大树后,透过缝隙向里望去,只见帐篷内坐着几人,其中一人正是那队商人的领头人,而另一人则让太子凌寒玉心中大惊——那人竟是夜临!
夜临坐在主位上,神情冷峻,正与那队商人商议着什么。
太子凌寒玉凝神细听,只听夜临说道:“此次能顺利出城,多亏了王大人的安排。不过,我们也不能在此久留,必须尽快与大部队会合。”
那队商人的领头人点头道:“夜将军放心,我们已经派人去通知大部队,相信很快就会有人来接应我们。”
太子凌寒玉心中一震,原来夜临真的与内务府的王大人有勾结。
他暗暗握紧拳头,心中发誓一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将这些叛国贼一网打尽。
就在这时,太子凌寒玉突然察觉到一丝异样,他敏锐地感觉到,似乎有人正在靠近他们。
他心中一惊,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他急忙回头,低声喝道:“不好,有埋伏,快撤!”
众人听到太子的警告,立刻反应过来,纷纷向后撤退。
然而,就在他们转身的瞬间,四周突然响起了一阵喊杀声。
从树林中冲出了一群黑衣人,手持刀剑,向他们围攻而来。
太子凌寒玉心中大怒,这些黑衣人显然是夜临安排的伏兵,目的就是为了阻止他们回去禀报。他大喝一声:“保护好自已,跟我冲出去!”
太子凌寒玉拔出腰间的佩剑,一马当先,冲向黑衣人群。他剑法凌厉,每一剑都带着强大的气势,瞬间便斩杀了数名黑衣人。
李青等人也纷纷亮出武器,与黑衣人展开了激战。
黑衣人虽然人数众多,但太子一行人都是身经百战的高手,战斗力不容小觑。
双方在林中展开了殊死搏斗,剑光闪烁,刀影纵横,不时传来惨叫声。
太子凌寒玉一边战斗,一边留意着四周的动静。他发现,这些黑衣人虽然勇猛,但似乎并没有下死手,只是在试图拖延时间。
太子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他们的意图——夜临这是想拖延时间,等待大部队前来接应。
太子凌寒玉心中焦急,他知道,一旦夜临的大部队赶到,他们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