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号,今年这雪算是彻底站住了,大地白茫茫一片,一走路,就是‘嘎吱嘎吱’的踩雪声。
挑了个晴朗的天气,张亦铭喊张柏林回来杀羊。
落雪了,该宰羊了,天气冷,羊也遭罪,喂的再好,它也不再长膘,再晚点儿都要往下掉秤了!
张亦铭养的是山羊,山羊肉好吃,但是出肉率并不好,净肉率往多了算,也就百分之四十。
这俩羊活着的时候,一个一百零五斤,一个一百零八斤,一口气将两只羊全宰了,连腿带羊排,纯肉也就得了八十三斤。
两只羊的四个前腿儿,剃掉骨头,两两相对,被卷成两个高钙羊肉卷。
什么是高钙羊肉卷儿呢?!就是羊前腿儿的月牙骨,卷在肉里,这就是涮火锅的高钙羊肉卷。
之所以是叫高钙,是因为脆骨嘛,补钙嘛!
其实它是不是真的补钙的并不重要,最主要是这仨孩子都乐意吃。
卷一个高钙肉卷需要六个脆骨,也就是三只羊的月牙骨。
张亦铭只养了两个,所以他特地去市场又买了八个羊月牙骨,拿回来配着卷。
卷好之后搁冰箱里冻着,等到他们放寒假了吃火锅的时候用。
这里要注意,羊前腿上是有淋巴结的,需要祛除。
一个是靠近小腿骨中心位置有一个淋巴结,那个淋巴结的肉色跟普通的肉色是不一样的,有些发灰发暗能看出来。
另一个部位是羊腿比较厚的那一侧,是冲着羊身子那边的方向,一坨油的位置。
如果技术不够,条件又允许的话,那一条儿油其实都可以不要。
此外,还有羊脖子的颈窝根部,有个小淋巴结。
以及,羊脊柱内侧靠近羊屁股那边,有一些黑的小的淋巴结,右腿腿根儿连接脊骨附近也有一个。
大腿里头,在肉的中间也有一个,这个需要剥开才能看到。
不过这个位置,在张亦铭切后退肉的时候,就会直接处理了。
这些淋巴剔下来就装一起扔垃圾堆去。
有的人会把这个给狗狗吃,但是张亦铭可舍不得给豆包吃这种东西!
他们一般是最先吃羊后腿肉,这个地方,特别适合用来做烧烤羊肉。
首先,把羊后腿肉切成肉块儿,放上一点盐,放上一点糖。
放点孜然粉,倒点儿花雕酒和酱油。
然后,开始揉搓。
揉到感觉这个肉开始有点发粘了,放个鸡蛋清,揉捏,然后放一点淀粉,再给它揉捏、抄拌均匀。
然后,起锅烧油,一定要热锅凉油。
油温五成热的时候下入肉,先不要着急翻动,大点火,等一会儿,等它底边崩皮儿了,不沾锅了再翻动。
再等一会儿,看这个肉肉全都变色了,再开始扒拉。。。煸炒。
这个时候,会看到肉溢出一些汁水,等一小会儿,等把这个水分稍微烤干一些了,然后就开始勤快的扒拉它。
等把这个肉炒出油脂,就把这个油往出擓一些。
只余下一丢丢油之后,炒到几乎听不到什么水声的时候,开下入调料:孜然粒儿、辣椒面、还有一点点的芝麻。
最后再淋上一小圈儿的白酒,激发这个羊肉的香气。
当然了,也可以图省事儿,在炒到没有什么水声的时候,直接淋上一圈儿白酒,砰香之后直接下入那种成袋儿的串料。
美天烧烤肉串调料,正宗延边东北韩式串料~~
这种串料是调好的,超市有卖,一块钱一袋儿,味道不比串儿店差。
东北的烧烤,在烧烤界也算是有点儿地位,那么自然而然的,它的那个串儿料,就也还是很好吃的!
而且它不止可以用来炒肉,也可以用来做串料鱿鱼。
把鱿鱼爪爪的肉揪揪剪掉,肉揪揪喂鸡,然后把鱿鱼爪切成块儿。
大小自已定,但是要注意,这玩意儿一焯它会缩水的。
冷水下锅,开锅之后煮个十分钟,这个东西其实很好熟,这个时候其实就已经熟了。
捞出来用温水清洗一遍。
沥干水分,倒入豆油。
这玩意儿油得大一点儿,因为它本身是没有什么油的,后期放串儿料也得指望这个油。
油热之后倒进锅里爆炒,炒绷皮儿了之后倒入一些温水。
这个水量自已掌握,倒水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之后下入的酱油和牛肉粉能够炖进这个鱿鱼的肉里,让它有滋味儿。
然后就开始炖,炖干锅了之后,借着最后那些油,倒入串儿料。
再炒吧两下,就好了。
个串料鱿鱼下酒也好,拌饭也好,特别香。
就算剩个盘子底儿,拿这个带鱿鱼丁儿和串料的油底子炒点儿饭,也老香了!
其实这俩菜最主要的,就是这串儿料,这么说吧,这串儿料,蘸鞋底子都好吃!
当然了,不会真的有人用它蘸鞋底子,但没什么味道的牛板筋蘸它,也超级好吃!
东北串儿店有一个名菜,就是水煮牛板筋。
就是牛板筋用锅烀出来,然后,后沾蒜辣酱和串料。
这个菜吧,听着简单。
但是这个菜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就是烀出来的这个时间不太好掌握,烀不透,这个牛板筋会很硬,不好咬不说,主要是吃完了容易胃疼。
但如果烀大劲儿了,把牛板筋那个味道烀没了,它吃起来真的就像个鞋底子!
那叫一个水了巴嚓、没滋没味儿。
要是烀大劲儿了,就算蘸了料也不好吃,因为牛板筋本身它是带着一点点微微的膻味儿和那个筋的香味儿。
张柏林他们就比较爱吃这个味道,所以不能够烀太久,一般都是用大锅烀一个半小时左右,再久了,就怕味儿烀没了。
但是串儿店一般都是用高压锅压,因为那个东西省事儿又方便,可是这样就很容易烀大劲儿了,很容易烀得好像那个鞋底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调料的口味。
这个水煮板筋的蘸料,一般是分干料和湿料。
干料就是这个炖鱿鱼的串儿料,湿料是统厨蒜蓉辣椒,加上糖和醋。
大概是1.5:1:1,但具体的,就要根据个人口味去调了。
有人喜欢甜的,有人喜欢酸的,凭口味豁楞开了之后自已尝一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