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嘿!重生的小倔驴回头了!

第24章 现压大冷面

加入书架
书名:
呦嘿!重生的小倔驴回头了!
作者:
我想养只朏朏
本章字数:
5128
更新时间:
2025-01-16

张柏林到底是被他老叔揪到山上挖婆婆丁了。

如今这个时节,婆婆丁略有些老,但是也上了白浆有药性,吃着败火。

卷点儿葱蘸点儿酱,挺好吃的。

最重要的是,婆婆丁拿来喂鸡,鸡吃这玩意儿也是消炎败火身体好。

山上的婆婆丁是连根儿挖的,叶子现在就可以喂鸡,根儿晒干了,等到开春儿的时候给鸡熬煮点水喝,可以避免鸡生病,比土霉素都好使。

遇到一些已经成熟的婆婆丁种子,就揪下来放到罐子里,回家撒地里去,这玩意儿生命力极强,长得飞快。

等入了秋再在自家园子里揪一点种子,栽到盆子里,那样就冬天也可以吃到新鲜的婆婆丁。

八月份的东北天也上热了,林子里有些闷,张柏林挖婆婆丁挖得满头大汗,喝了口带的冰镇酸梅汤,他突然好想吃现压冷面!

他们小时候做生意的那个机器,家里现在还留着呢,每年夏天他们都会自已做点冷面吃。

真的,但凡吃过那种现压的冷面,就不会有人再喜欢吃那种半成品的冷面了,那个口感完全是不一样的!

越想越想吃,张柏林蹭到他老叔跟前儿,哼哼唧唧:“老叔,晚上咱吃冷面啊!”

张亦铭揪着婆婆丁甩了甩,把婆婆丁塞到口袋里,头都不抬:“吃呗。走吧,回去吧,这些也行了,回去挑吧挑吧,留点儿蘸酱。”

一听可以回去了,张柏林一蹦高的站起来,背着那一编织袋子婆婆丁就屁颠儿颠儿的跟在老叔身后下了山。

俩人是三轮摩托车来的,车停在山下,张柏林一下山,就把袋子甩进了车厢,然后利落的爬上去等着老叔开车。

别看用这摩托车都用不上八分钟就到家,要是他们自已支两个腿儿走,那可得走挺远呢!

一路突突到家。

叔侄俩一进院儿,就看见莫若非和张柏宣搂着狗,三个玩意儿在空荡荡的小苞米楼子里坐着,这姐俩铺了个屁股垫儿,一人抓一把牌,在那玩儿抽王八呢!

“战事挺焦灼啊!”

张柏林背着编织袋子走过来,远远就看见张柏宣在莫若非的牌上摸摸这个捏捏那个,仔细观察莫若非的微表情,可就是没打量好抽哪一张。

张柏林打开笼子。。。啊不是,是打开楼门,招呼她们下来:“赶紧的,那决一死战吧,完了好下来,要晾菜了!”

“那,那就先不玩儿了!”

张柏宣一听这话,把扑克牌划拉到一起,率先爬下来。

莫若非紧随其后,最后是大黄狗豆包。

豆包一出来,就奔向锁大门的主人,摇着尾巴跑前跑后的。

张亦铭摸了摸豆包的干鼻子,拍了一下它的脑袋:“是不渴了?!”

张亦铭进屋给狗倒水,张柏林他们三个,拿了三个盆,一个铁网细茬儿筛子,一人支了一把小马扎,坐在当院儿把看起来水灵的婆婆丁叶子和较好的婆婆丁根儿分拣出来。

好叶子留着蘸酱或者焯水拌凉菜,好一些的草根儿就放在筛子里,等全部挑完之后把婆婆丁根儿晒起来。

那个装婆婆丁的编织袋子,是150斤的大号袋子。

满满两大袋子,这个分拣工作量属实是挺大的。

他们仨在那儿摘,张亦铭洗了手,去屋里和面,做冷面。

面的比例是四百克土豆淀粉,四百克普通面粉,一百克荞麦粉搅匀备用。

十六克碱,十二克盐,四百四十克水,把水烧开,把盐和碱化开,然后和面。

水的比例可以稍微多一点,看情况,如果是用个人家的压面条机,它力度不够大,就需要稍微软和一点儿,就可能需要再多三十到五十克水。

但如果是张亦铭用的这种大机器,面硬一点也没关系,不过要注意,如果底下还有干面粉,就还是需要再加点开水,要确保没有干面粉,然后把那些面絮揉在一起。

张亦铭和的这个面的比例,是四人份的。

如果不需要这么多,就可以按比例重新配比。

这个面是三合一,用?荞麦粉和出来的面,煮了是棕色,用苦荞粉和出来的面,煮了是黄色。

也可以二合一,就是土豆淀粉和普通面粉,或者用木薯粉代替土豆淀粉。

只是在东北基本上不怎么用木薯粉。

用二合一的面团,比例是一比一。

冷面汤也挺好兑的。

正宗的朝族冷面,都是用牛肉汤调,那样的汤醇厚一些。

但是吃起来太费劲了,为了一碗冷面还得煮一堆牛肉,好麻烦。

他们一般都是用素汤。

准备三斤纯净水或是凉白开,把梨,苹果,黄瓜、姜,蒜打碎,装进料包里,在水中揉搓出汁。

其实也可以放一点青辣椒,但是他们都不喜欢青辣椒的味道,所以张亦铭就没放。

然后用开水把牛肉粉化上一汤勺,再来三分之一汤勺的小苏打加三分之二的白醋,这样可以有沙口感。

再来半汤勺的老抽上色,老抽其实也可以少半勺,它主要是起到一个调色的作用。

然后把这个汤放到冰箱里冰镇三小时

如果有冰柜的话,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具体看个人对这个汤的要求,反正他们每次都得冻出冰碴来。

处理完冷面汤,将那个面团儿分成四份儿揉成长条放在机器里。

放上计时器,水开下面条,煮三十五秒,捞出过冷水,冷水里最好放上冰块儿,越凉,这个面条越Q弹。

过了冷水后放在碗里插上黄瓜丝,搁上提前切好的鹅蛋,以及一撮辣口大头菜丝,撒上芝麻,淋上冰镇冷面汤。

这一碗冷面就算是做好了。

只要汤和面都提前备齐,其他的配件其实很容易,不到五分钟这四碗冷面就都能出来。

店里的冷面都是放鸡蛋,但是他们家都乐意吃鹅蛋。

而且他们只吃鹅蛋,不爱吃鹅,所以张亦铭就没养鹅。

鹅是大牲畜,不容易生病,但是那玩意儿养起来其实也挺费劲的。

因为它不吃任何荤腥,它不像鸡,剩菜剩饭都能吃。

而且鹅还得见水,还得放鹅,不然会闹人,太麻烦了。

最主要的是,那个鹅一年到头,下蛋也下不了多少,它吃粮食可挺能吃,老话说,三只鹅都能赶上一头猪。

虽然多少是有点夸张的成分,但是对比其他的家禽来说,它确实是挺能吃的。

家里要是愿意吃鹅肉吧,养几只冬天宰了也值得一回,可这仨孩子,连带着张亦铭自已都不爱吃鹅,南方人期待的铁锅炖大鹅,在他们眼中还不如炖鸡或是炖排骨好吃。

村子里一个鹅蛋三块五,一年买上两百个,他们都吃不完的吃。。。

煮冷面的时候就喊张柏林把桌子放上,面煮好了就端到院子里,大家一起吃。

四个人都默契的只吃鹅蛋清,把那蛋黄给狗了。

倒不是对这狗爱得多么深沉,主要是他们只爱吃鹅蛋清儿!

其实个人家冷面还有一个更简洁的方法,就是他们这边有卖那种半成品冷面,买回来泡半个小时,煮了挺好吃的。

比饭店的好吃,因为自已煮吧,泡的时间不长,饭店那种工厂冷面都是泡太久了,面都没筋性了。

还有半成品的冷面干料和汤包,干料一块钱四包,里边糖精味素芝麻粒都有,兑一盆大概得八包到十包。

汤包五毛一个,里面是酱油和盐,味道有些寡淡,可放可不放,放个三四包意思一下,倒也行。

料包撕开,然后开水化半勺牛肉粉,放一瓶雪碧,兑点儿酱油,兑点儿水,搁点儿糖醋和精盐,自已调一下口,然后冰箱镇一下,放上黄瓜香菜,虽然比不上现压的冷面,但也挺好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