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后院,晨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石桌上,摆放着人参、当归、黄芪等珍贵药材。药师面容平和却透着几分岁月沉淀出的严谨,正对着肖星华悉心传授炮制之法。
原来是两个人刚才讨论人参当归黄芪糕的时候。说的有些心痒难耐,便拿了药材亲自上手教授肖星华如何炮制。
“星华,你看这人参,炮制时需洗净泥土,以湿布包裹润软,再切成薄片,如此方能使其药效充分发挥且易于人体吸收。”药师边说边拿起人参,手中的动作不疾不徐,精准熟练地演示着每一个步骤。
肖星华目不转睛地看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时点头,将要点铭记于心。
随后是当归,药师讲解道:“当归补血活血,炮制时火候极为关键。用小火微炒至表皮微焦,香气溢出,这样能增强其温通血脉之力,又不过于燥热。”说着便将当归放入锅中,轻轻翻动,那淡淡的药香渐渐弥漫开来。肖星华也依样尝试,药师在旁耐心纠正他的手势与火候掌控。
至于黄芪,老药师则着重强调了调味对药性的影响:“黄芪若配以少许蜂蜜炙烤,可增其润肺补脾之效,还能缓和药性的刚燥。”只见她将蜂蜜均匀涂抹在黄芪上,放入泥糊的烤炉,不一会儿,蜜炙黄芪的独特甜香飘散而出。
肖星华在老药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很快便得心应手。
药师还根据肖星华的状态,不时的提出意见“切药时刀工需均匀稳定,保证每片药材薄厚一致”“炒制时要时刻留意药材颜色与气味变化,不可分心”等。
两个人这样一个教一个学,不知不觉竟然已经来到了中午,药师为这当头的日光一照,有一些头晕目眩,才有些缓过神来。
说道:“今日教授的有些投入了。不知道是不是耽误你摆摊的时间。”
肖星华赶紧安慰道:“有幸得到先生的指点,之前的问题都被先生点拨茅塞顿开。”
肖星华按照药师的指导,重新再做了一次糕点。这一次做的似乎很成功。
正在这时南宁推门走了进来。
肖星华看着走进来的人,眼前一亮。她正愁可有没有人帮她再品尝一下糕点。南宁就来了。
肖星华有些激动扯了南宁的袖子拉他过来。南宁一时反应不过来,只能呆呆的望着肖星华拉着他衣袖的那只手,渐渐红了脸。
肖星华却并未想那么多。一回头看到南宁。正捂着脸还有些疑惑。想果然是夏天了吗?如今一大早居然就这么热。
肖星华先倒了一杯金银花茶递给南宁。
冰凉的茶水透过杯壁凝出水珠,一滴一滴的滚落到手腕上,让人冰的一哆嗦。
南宁回过神。
她将改良后的人参当归黄芪糕,轻轻放在南宁面前,那精致的糕点散发着淡淡的草本香气,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不同凡响。
南宁的目光在糕点和肖星华之间徘徊,想说些什么,最终又没有说出口。
他还是轻轻拿起了一块,那动作中透露出对肖星华的信任和尊重。
他闭上眼睛,轻轻地咬了一口,那细腻的口感和恰到好处的甜度立刻在他的味蕾上绽放。
人参的滋补、当归的甘甜、黄芪的温和,三者完美融合,仿佛在舌尖上跳起了和谐的舞蹈。南宁的眉头微微舒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睁开眼睛,目光中满是对肖星华的赞赏。
“星华,这糕点的味道真是绝了,你又一次惊艳到我。”南宁赞叹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和骄傲。
肖星华听到这番话,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她知道,自已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的坚持和创新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南宁继续说道:“星华,你做的食物从来都没有问题。我对你有着绝对的信心。”
说着,他微微顿了顿,神色间闪过一丝落寞,“倒是我,说是你的合作伙伴,在一起这么久却没帮上太大的忙。”
南宁在这县城中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他自信满满,凭借着自已独到的眼光,一眼便相中了肖星华,坚信与她合作定能闯出一番天地。
而肖星华也的确凭借着自已的本事——独特的配方、精湛的研究技艺、深厚的制药知识以及与生俱来的经商谋略,将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未让他失望过。
可也正因如此,南宁有时会觉得,在这场合作里,自已的存在显得有些多余,似乎没有他,肖星华也能把一切做得很好,这种感觉让他内心有些空落落的,仿佛自已毫无用武之地。
肖星华察觉到了南宁的情绪。走过去弯下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人各有长处,为什么要强求自已去做不擅长的事情呢?”
南宁一愣,肖星华继续说道:“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在想别人可以,那我一定可以,然后就盲目的跟风从众却不知道人与人之间有差别,就像一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做也有不同的结果,就像我们。”
肖星华回头看向南宁目光亮晶晶的却很是坚定。
“你看到的我可以制药,可以做糕点做饮品可以去出售配方,却不知我并不擅长人情世故,更不喜欢与人打交道。”肖星华说道
南宁却是一怔。下意识说道:“可是你……”
肖星华莞尔一笑,直起身收拾桌子上散乱的东西说道:“不擅长并没有关系,学着做就可以,毕竟很多事情不喜欢跟会不会根本就没有关系。”
毕竟她在现实世界的母亲是社会上有名的事业女强人。她在不喜欢这一方面耳濡目染之下。也学到不少。但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做太多也不喜欢。
只不过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太多喜欢与不喜欢。
南宁听到此话确实皱起了眉。想说些什么,却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肖星华却是继续说道:“而南宁你不仅擅长人情世故,而且还有很多的人脉。”
南宁想反驳那些只是一些下三流的朋友。按常理来说并不能称为人脉,但显然肖星华并不这么觉得。
肖星华还记得他们摆摊的第1天,就是南宁的朋友夸张的表演,引来了不少人的购买,为她们打开了门路。后续很多时候他们都在人群中发挥着作用,时不时帮衬着几句引导着大众的方向。
也是他们在竭尽所能的为肖星华他们宣传,让他们很多的计划都得以顺利的实施。
而且这次药师被抓,肖星华自已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没办法能那么快的在县城里找到线索。顺利的将药师营救出来。
肖星华觉得这些都是南宁优势和资源。
而且南宁打量着肖星华坚定的目光。突然间无话可说,他觉得有些杞人忧天。不知道为什么他居然也多愁善感了。他自然是有能力配合肖星华的计划的,不会有人再比他和肖星华更默契了。
肖星华看着南宁眼神变化,明白他心中想明白,要知道南宁的商业嗅觉十分敏锐。肖星华可是经过21世纪的熏陶,在肖女士的栽培下才会有那么多的想法和见识。
但是每次肖星华和南宁说一些不同于这个时代的商业策略和信息时。南宁都可以很快的接受并顺利的将细划实施。这让肖星华很是惊喜又可惜,惊喜的是自已的合作伙伴是一个聪明人他们的合作将更加顺利。可惜的是,如果这样的人,他能得到系统的学习将会更加的优秀。
所以肖星华从来不曾质疑过南宁的能力,或许是因为现在还只是事业的前期。大部分都围绕着产品进行,但不可否认南宁的能力。
肖星华的一句话漫不经心,可是淌入南宁心间,驱散了他心头那片自疑的阴霾。
他知道肖星华是认真的,是认真的在欣赏着他这个人,相信着他的能力。
南宁他除了有一种被肯定的感觉,更多的却是感动与坚定,刚欲开口,却被肖星华拉着在桌旁坐下,桌上摆放着的,正是那新研发的糕点。
“南宁,说一些正事。你瞧这糕点,这糕点若是在咱的摊位上售卖,相信也会吸引不少顾客。只是,这其中的药材,要有何打算?”肖星华咬下口中的美味,将话题引向关键之处。
南宁听后微微皱眉,陷入沉思:“这人参、当归、黄芪皆是滋补好物,单卖药材虽可行,但怕是分散精力,且这三种药材都卖,怕是摊位上太过杂乱。若只选一种,又难以抉择,毕竟各有其受众。”
南宁手指轻轻叩击桌面,片刻后说道:“赵老板肯定对咱这糕点的配方颇感兴趣,或许我们可以考虑以分成的方式将配方出售给他,如此既能保证收益,又可免去我们经营药材的繁琐。”肖星华自然也想到了,却又有些犹豫:“你说的我自然也想到了但是有求于人终究是受制于人。我们要想扩进一步扩大产业肯定要更多的盟友。不能只依靠赵老板。”
南宁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县城这个地方看着不大,却盘根错节,鱼龙混杂。很是难处理,更何况他们还最近得罪了不少人。
两人相顾无言,一时间陷入沉默。此时,店外的喧闹声隐隐传来,打破了这份寂静。肖星华抬眼望向窗外那熙熙攘攘的街道,摊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行人穿梭其中,或驻足挑选,或匆匆而过。
“南宁,我们如今也算小有资产,这摆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肖星华转头看向南宁,目光中满是憧憬与决心,“我想着,或许是时候租一间店面,进行长期稳定的售卖了。”南宁微微点头,脸上露出赞同的神色:“我也正有此意,只是这店面之中,到底是主打药材,还是专注于这糕点等食物饮品,还需细细斟酌。”
肖星华站起身来,在屋内踱步,心中权衡利弊:“这糕点是我们的招牌,若主打糕点,配以养生茶点,倒是能形成特色。可这药材又是糕点的根基,若全然舍弃,也似断了根源。”
南宁也站起身来,走到肖星华身边,轻声说道:“不妨双管齐下,前店售卖糕点茶点,后院储存精选药材,供有需求的顾客选购,如此既能突出糕点,又不荒废药材之本。”
肖星华思考了良久还是想了想说道:“想法是好,可是一开始摊子就铺的这么大,怕是前期要有些难熬。”
肖星华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买卖会不成。拜托,她可是有空间系统加持的作弊器的女人。
南宁也点头称是两个人知道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一边做着手上的活一边讨论着。
暖煦的日光倾洒在宁静的小院里,肖星华与南宁围坐在石桌旁,正就着开店铺的种种事宜热切地讨论着。纸张上勾勾画画,写满了他们对未来店铺的规划与憧憬,无一遗漏。
就在这时,南雪从外面跑了回来,小小的少年看着就活力满满。跑的脸庞红扑扑的,额前的发丝被汗水浸湿,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显然是一路疾跑而来。
“星华姐,南宁哥哥,我有新消息!”南雪的声音清脆响亮,在院内响起。自从上次为了营救药师,众人在县城里四处奔走收集信息,这孩子便养成了这般习惯,对各类消息都格外上心,还学会了汇总提炼,显然是收集信息的好苗子。
南雪深吸一口气,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来。从街头巷尾的传闻,到市井小民的闲聊,他说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晰,那些繁杂琐碎的信息经他之口,仿佛都活灵活现起来。肖星华和南宁专注地听着,不时交换一个惊讶或深思的眼神。
待南雪说完,肖星华突然心中一动,她看向南宁,目光中满是认真与关切,轻声说道:“南宁,你瞧南雪这孩子,聪慧伶俐,记性又好。他也不小了,我想着,是时候该让他启蒙读书识字了,莫要耽误了这好苗子。”
南宁微微一怔,随即望向南雪,眼中浮现出一丝笑意与揶揄:“星华,你说得有理。这孩子现在就这么能说会道。这以后若能习得满腹经纶,定有大出息。”
南雪眨着大眼睛,看看肖星华,又看看南宁,不明白两个人是怎么突然提到这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