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工作需要,骑上吧。”
赵主任把钥匙塞到贾有财手里。
“谢谢领导,过几天忙完了我请大家吃饭。”
贾有财客套了一句,然后跨上新自行车,直奔街道办而去。
在街道办事处报备修建下水管的事宜时,遇到住在同院子的聋老太太来领五保户的钱票。
工作人员见贾有财有自行车,便请他顺便带老太婆一程。
贾有财点头同意了,让老奶奶先上车,随后推着她慢慢走出街道办。
恰好碰上正在送文件过来的郑明。
“都说没有特别的关系吗?明明跟亲奶奶似的,贾有财真是不一样啊。”
郑明心里暗暗高兴,于是走进街道办事处。
“于干事,刚才那个是哪家呀?怎么骑着这么新一辆自行车?”
郑明问办事处的工作人员。
“是个医生,带着一位老太太。”
工作人员回答道。
郑明一听有“老太太”
,更是确定了自已的判断:看来贾有财和那位老人确实关系不浅。
聋老太太把贾有财送到院子门口,由于门槛太高,自行车难以骑进院子,只能停在院门外。
“有财,这新买的自行车?”
阎埠贵看见了新自行车连忙跑过来问。
“阎老师,这车是单位的。
我不是被安排到六院工作一天吗?有时早上还要去那里查房,我们院和六院有点远,领导们照顾我才给我借了一辆车。”
贾有财解释道。
“六院领导太好了吧?我在红星小学待这么多年,校领导从来没给过我特殊待遇。”
阎埠贵语气中带着些许酸意。
“阎老师,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并不少,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发现美好。
要乐观一点!”
贾有财安慰他后推着车进了院内。
“三叔,你真有一辆自行车了呀?”
侄子贾东旭见状,表情夸张地说。
“是单位的。
你也得好好努力,说不定将来你也能得到一辆。”
贾有财鼓励贾东旭。
“有财叔,你这不是在开玩笑吗?我工厂有数千人,几时会给一级工配车?那不得全员工人人都有车了吗?”
何雨柱在一旁嘲讽道。
“东旭,别理他,人家说得其实也有道理。”
贾有财劝说道,“依靠厂里给你配车确实不容易,易师傅是八级工都还没分上呢。
你应该好好学习,等有了机会攒点钱买辆车也蛮现实。”
“三叔,师父说我进步很大,这次考试肯定可以升二级了。”
贾东旭自信满满地表示。
“希望如此吧!跨院建得怎么样了?”
贾有财转移话题,不想打击他。
“墙已经建完了,现在在做鸡窝,预计能养十来只鸡。
下午还准备盖个卫生间和浴室设施。”
贾东旭介绍道。
“我去看看。”
贾有财将车子放好,随后走去了跨院检查进度。
眼下是公历8月31日,还有一个月,他计划月底完成塑料薄膜的工作,在10月初种植西红柿和黄瓜,等到过年就能收获。
厂里的施工队果然专业。
短短两小时就把卫生间和淋浴房建成了。
便池用水泥建成,两个房间地面也做了硬化,贾有财还特别定制平顶,为的就是放置铁皮水箱,涂上黑漆,再连接一根水管作为太阳能简易热水器,天气好的时候用来洗澡也不错。
到了三点钟,何雨柱背着工具包离开了,并未邀请一起吃饭的贾东旭同行。
这让贾东旭感到不满,在言语上显得有些激动,甚至想要与何雨柱绝交。
“你就知道唠叨个没完没了,像个女孩一样。”
贾东旭不停地抱怨着。
“傻柱当时说好带你混酒喝,结果没有带你怎么回事儿啊?”
他嘟囔着。
“三叔,你母亲去参加婚礼也不带你呀?”
贾有财反问道。
“对啊,她带了也丢人现眼嘛。”
贾东旭回答。
“柱子带你去,你不会觉得丢人吗?他就不怕被嫌弃?带我去干嘛?我又能帮什么忙呢?对方家有小汽车,一看就是干部家庭。
这么重要的生日宴会,难道真的需要带上自已的厨师助手吗?你用你的脑子想一想!”
贾有财语气严厉地说道。
“我才不愿意去呢。”
贾东旭不耐烦地摆了摆头,答道。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原来是有人找贾有财看病,于是贾东旭也便离开后院回到自家去了。
---"
"54
今天是楚家老爷子六十六岁的寿辰。
正值困难时期,家里的庆祝也简单不少,总共摆了两桌。
虽然是简约了一些,但菜色依旧丰富——有两个肉菜、三个鱼菜和一个炒鸡蛋,算下来总共有六个荤菜,在1960年代这已经很丰厚了。
老爷子品尝得津津有味:“这条大鲤鱼还真不错!老大的媳妇确实准备得很用心。”
楚雷在一旁插话说:“对了爷爷,那条鱼可不是随随便便买的,而是有人送的礼物呢。
只不过送礼的人没来吃饭。”
“不是说不邀请外人的吗?”
老爷子疑惑道。
“是这样的,这些送礼的是小晴的同事们。
请的那个特别厉害的厨师也是他们的邻居,前两天贾医生带着两个侄子钓了不少鱼,其中一条特意大礼送给您的。
据说到时候这厨师傅、贾医生和两个侄子都会一起向您致贺,听说那个厨师很有气场又斯文,高高瘦瘦的,气质出众呢。”
“哥哥你怎么这么多话!”
楚晴有些生气地说。
“我说得不对吗?”
楚雷反问。
“对的话也不该随便乱说!”
楚晴回嘴道。
“没什么好遮掩的,既然人家送礼就算客人,一起上来看看也行,喝一杯也不错。”
见此情形,楚老爷子示意道,并让人把那位厨师——何雨柱请了上来。
“何师父,请坐吧,今天实在太感谢你了。
不仅送鱼给我们,还让我们尝到了这么好的手艺。
听说你是八级大厨,这水平看来至少六级起步了。”
老爷子笑容满面。
“哪里哪里,承蒙夸奖,不过我的性格说话直率了一些,得罪了不少上级。
虽然他们考试从来不给我报名,但我八级的薪水也勉强够过日子。”
何雨柱谦虚答道。
“你是和小晴同一个厂的同事吧?”
楚老爷子问。
“楚护士与有财叔共事在同一间办公室,我也因此认识她。
其实我们只能算同厂的朋友而已。”
何雨柱回应道。
“你们既送了这么贵重的礼物,为什么不留下来吃饭呢?”
老爷子继续问。
“其实有财叔这边家里正在装修,他是医生经常有人找来看病走不开,只好委托我代表他们来给您送上祝福了。
希望老人家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说完何雨柱举杯敬酒,一饮而尽。
楚家老爷子陪着何雨柱喝了一杯,随即又问,“何师父,谢谢你。
那贾医生今年有多大岁数?他的两位侄子也比你年长一些吗?”
“老爷子,有财叔这人年纪虽轻但辈分挺高的,他今年刚满十八,大堂哥是我们家的老邻居,他侄子竟然比他还大八岁。
不过,有财叔还有两个弟弟呢,一个七岁,另一个才四岁,比东旭哥的孩子还要小。”
何雨柱解释说。
楚老听完后笑了笑,便不再追究这个问题,只是频频举杯。
何雨柱也是性情中人,不久也跟着喝了不少。
宴席结束时,楚家给了何雨柱十块钱做为答谢礼,可是无论如何何雨柱也不肯收。
楚家人只好把钱换成礼物,说是对他们随礼的回礼,何雨柱这才勉强接受了。
之后,楚家派人用专车送何雨柱回了95号院,并把贾有财和贾东旭的回礼一并送过来。
“傻柱,你去吃完回来啦?自已兄弟都顾不上,你也好意思?”
正在门口乘凉的贾东旭见摇摇晃晃的何雨柱下车后不客气地说道。
“东旭哥,带了礼物给你。”
何雨柱回应道。
“你不拿出来显摆,我还以为你看不到我这儿呢。
我才不稀罕。”
贾东旭嘴上这么说着,但眼神里却透露着羡慕。
恰在这时,楚雷下来递给贾东旭两瓶酒和两包点心:“这是我们家对您记得爷爷生日表示感谢。”
“给我?不敢相信!”
贾东旭几乎怀疑自已的耳朵。
楚雷接着说:“对,还有一份是给我三叔贾医生的,我也马上给他送去。”
听到这里,一直站在旁边的刘光天打趣到:“东旭大哥你不稀罕?我还稀罕呢!”
“别啰嗦,滚一边去。”
贾东旭没好气地说了一句,在旁围观的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贾东旭开心地提着这些礼品和点心陪着楚雷到了后面的院子,路过中院的时候还顺道把这些东西拿回家里。
此时,贾有财在诊疗所门前正陪着两位患者,一人腿部正在输液、另一人在接受针灸治疗背上的穴位,因此贾有财也在诊室外面稍坐等片刻。
见到楚雷过来,贾东旭立刻喊道:“三叔,楚家的人来了。”
“三叔好,我是楚晴的哥哥楚雷。
爷爷特别高兴你们还记得他的生日,这是他的一点心意”
,楚雷边说边将礼品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