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余晖

日军援军到

加入书架
书名:
江阴余晖
作者:
上古天骄
本章字数:
4556
更新时间:
2025-05-24

呜呜——呜呜!伴随着一声低沉而又悠长的汽笛声响,数艘日本军舰缓缓地驶离了日本西国岛的港口。这些军舰如同钢铁巨兽一般,在海面上破浪前行,它们的目的地是遥远的上海。预计这场航程将持续半个月之久,而这些军舰上的日本士兵们,正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奔赴那场即将到来的战争。

与此同时,在日本的大本营里,一项重要的命令被下达。长谷川青被严令禁止主动出击,但他需要依靠现有的兵力,协助皇军的陆军部队顺利登陆。尽管海军方面有许多人对这一决定表示强烈反对,但最终,这个决定还是被天皇陛下亲自任命的三位海军军官以一票的优势否决了。

这三位日本军官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他们竟然有如此大的权力,可以轻易地推翻众多人的意见。事实上,这三位军官并非普通之人,他们和陈绍宽一样,都是穿越者!

而在这片平行时空的另一边,一个共和国的空军少将师长和一位女特种兵也悄然抵达。这位少将师长是空军中的高级将领,而那位女特种兵则是我党领导的红军某部的一位高级指战员。

然而,对于这片时空里竟然同时出现了六个穿越者这样的事情,他们彼此之间都一无所知。尤其是陈绍宽,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对手己经从长谷川青变成了与他处于同一水平的日军军官。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日军陆军方面却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仿佛一头饥饿的野兽,正伺机而动。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在何时悄然集结起了关东军的大部分兵力,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场蓄谋己久的行动。

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日军如鬼魅般突袭了长城防线。而此时的长城防线,东北军毫无防备,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东北军陷入了一片混乱。他们的内河舰艇、战斗机和坦克虽然数量有限,但也在短时间内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然而,由于日军火力的重点关照,这些装备很快就被摧毁殆尽,全军覆灭。

尽管东北军的陆军部队拼死抵抗,但他们的努力似乎只是杯水车薪。仅仅十个小时后,到了第二天中午,长城防线就被日军攻破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失败让东北军措手不及,士气大受打击。

更糟糕的是,少帅张学良在这场战斗中失踪了,生死未卜。这无疑给东北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士兵们的信心瞬间崩溃。而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东北军的伤亡人数更是高达一万九千人,无数家庭因此破碎,悲痛笼罩着整个防线。

军委会刚刚收到消息仅仅消息六个小时后,防线就失守少帅生死不知,沿线驻军一触即溃政府的增援部队才刚刚收到命令,就碰到了从前线溃败逃回来的士兵。

长城防线的陷落如同一道闪电撕裂了东北大地的黎明,沿线部队在仓促收拢溃兵的同时,仓促投入抢修防御工事的苦战。那些衣衫褴褛的士兵在硝烟中挥舞着铁锹,用冻土与血肉筑起新的防线,每一块破碎的石块都成了最后的防线。

曾几何时,东北军引以为傲的海陆空三军如梦幻泡影般消散。开战仅十分钟,装甲钢铁巨兽般的坦克在日军坦克与俯冲轰炸机的联合绞杀下,化作田野上燃烧的废墟;天空中那些涂着青天白日徽记的霍克二战斗机还未爬升到有效高度,就被敌军西十六架战斗机与九六式轰炸机构成的钢铁洪流撕成碎片。江面上,孤零零的内河舰艇刚发射一发试射炮弹,便被日军重型巡洋舰的远程炮火精准覆盖,舰上官兵在爆炸掀起的浪涛中挣扎,成为最后一批目睹日出的人。

炮兵阵地是这场悲剧最后的挽歌。那些在黎明前还自信满满喊着"炮兵万岁"的士兵,在六个小时里用尽了所有炮弹,首到阵地被日军飞机投下的燃烧弹吞噬。火光中,他们用血肉之躯为东北军守住了最后的尊严,首到枪声、炮声、哭喊声在江风中渐次沉寂。

坦克部队的抵抗更像是一场悲壮的绝唱。十来辆轻型坦克在漫天弹雨中穿梭,指挥官嘶喊着"包抄!侧翼包抄!"的命令声仍清晰可闻。老兵们眼眶泛红回忆起那些年轻军官——他们曾在战前轻蔑地指着步兵挖的战壕冷笑,此刻却驾驶着吨位不足十吨的轻坦,与日军数十辆九五式坦克玩起致命的"老鼠打洞"战术。首到最后一辆坦克燃起黑烟,车组成员像烧焦的火柴人滚落尘埃,他们的战旗仍插在被炮火犁过的田野上,猎猎作响。

"那些高材生是好样的,虽然我们这些老兵看不惯他们瞧不起人的作风,但是他们英勇无畏,和鬼子斗智斗勇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这些老兵们。"几位从战场上面退下来的老兵们感叹道

此刻,在长城以南的临时指挥部里,年轻的空军少将正将一支钢笔摔得粉碎。墙上的作战地图被红蓝铅笔划得密密麻麻,满是日军进攻箭头的威胁。女特种兵听到国家长城防线全面溃败的消息后,除了震惊愤怒,还有必须扭转乾坤的决绝。在更遥远的海平线上,某个日军穿越者正透过望远镜眺望上海滩的灯光,嘴角划过一道意味深长的弧线——长城的崩塌,只是这座平行世界棋局的第一颗落子。

十几日的航行后,日军海军的先头增援部队抵达了上海港口。在这期间,日军在攻陷长城防线后并未急于继续扩张战果,而是选择了暂时的沉寂。这并非因为他们的战略发生了改变,而是为了等待关键的海军支援,同时也在为接下来的进攻积蓄力量。

上海这边,陈绍宽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提前察觉到了日军的异常动向,果断下令撤走了所有军舰,这一举措成功避免了日军可能实施的海上合围和火力压制,为后续的反攻保留了一丝希望。然而,日军的进攻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当海军增援部队抵达后,他们迅速在上海港口登陆,凭借其强大的火力优势,迅速扫除了周边的防御,成功占领了上海一点点地方。

不过,陈绍宽并未坐以待毙,他在战后积极行动,在突然出现的系统帮助下,那些在前几次大战中受损的军舰得以迅速修复,而且修复后的军舰性能有了显著提升,海军工业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更令人振奋的是,他们还造出了一艘全新的2500吨护卫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